-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存状况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度,56个民族的融合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脚步,许多少数民族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城市,并成为了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经济理论界对汉族流动人口比较关注,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较少,对其都市隔离问题的研究就更为缺失汉族人口流动相比,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不仅仅是城乡流动的反映,还是跨民族交往的反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都市适应显得更加复杂。来到大都市以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要面对城乡流动与跨民族交往的双重挑战。只有在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民族心理、民族风俗、民族文化价值观等等方面不断调适,才能够完成城市化和现代化过程,否则,就无法适应都市现代生活与社会主流文化。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大都市适应情况调查 (一)经济层面的适应 1.职业类别。农业部调查结果显示:汉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工业、餐饮业。相比较而言,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所从事职业特点明显:(1)在民族特色产业就业者多,在工业和建筑业就业者少。主要从事职业有:餐厅服务(44%)、民族特色食品经营(24%)、民族特色小产品销售(12%)等。主要原因是由于民族特色产业在西北大都市具有巨大的利润前景和市场空间,大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依靠独特的文化优势与民族身份优势在都市就业。(2)各民族有自己的特色职业。例如回族、东乡族主要集中在东乡手抓餐厅、牛肉面馆、河州包子馆、牛羊屠宰场等处,保安族的保安腰刀销售,藏族的藏药销售。(3)由于技能低特别是适应现代化社会生产要求的职业技能低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就业,与城市居民就业的“首属劳动力市场”相比,他们主要集中在“次级劳动力市场”,大多从事城市居民不愿意从事的非管理性与知识性的工作。 2.经济收入。被调查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有以下几个特点:(1)收入差距呈现明显的“金子塔型”。具体说就是:民营企业经营者收入最高,月收入在7 000元以上;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收入次之,相对比较稳定并且有积累,例如开小清真餐厅或者销售民族特色食品者月收入可以达到1500元左右;处于第三个等级的打工者,以出卖体力为主,经济收入在300元至500元之间;最没有保障的是一些小商小贩,处于“金子塔”最底层。(2)平均收入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月收入在300元至400元之间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23.6%,月收入在400元至500元之间的有37%,月收入在500元至600元之间的有 18.4%,月收入在600元至700元之间的13.4%。(3)性别之间有收入差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月收入在300元至400元之间的男性有4%,女性有8%;月收入在400元至500元之间的男性有20.8%,女性有20.2%;月收入在500元至600元之间的男性有22.6%,女性有4.4%;月收入在600元至700元之间的男性有10.6%,女性有2.8%;月收入在700元至800元之间的男性有3.2%,女性有 1.4%;月收入在800元至 900元之间的男性有1.4%,女性没有。显然,女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经济收入比男性低。总体看,经济收入在300元至700元者居多,与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相比仍然较低。 3.求职途径。目前城市就业有三种社会网络通道:传统人际关系通道、行政权利通道和开放市场通道。访谈与调查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很少通过都市用人单位经由县、乡政府在民族地区招工就业,也没有多少人通过都市电视、广告、报刊、职业介绍所就业,传统人际关系通道依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外出方式主要是人际关系通道。外出到大城市,依靠本地亲戚带出的有30.8%,本地朋友和老乡带出的有44.5%。(2)来到都市以后找工作的途径也主要依靠“原始人际网络”。约有23%的人依靠亲戚、30%的人依靠朋友、28%的人依靠老乡找到工作。(3)78%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是在来大都市之前就已经依靠关系网络找好了工作,族群认同、民族认同和地域认同感强烈,并且地域认同强于民族认同和宗教认同。因此可以判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大都市就业主要依靠的不是自己的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他们对于都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适应性不强。 4.消费取向。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消费模式难以和大都市居民同步。调查结果显示,其主要消费取向是:“回家建房”(14%)、“结婚”(34%)、“购买衣物”(10%)、“购买农业生产用具” (12%)、“给子女缴纳学费”(20%)、“经商做买卖”(8%)等等。心理适应 1.“镜中边缘人”心理。“镜中边缘人”概念来源于美国社会学家库利的“镜中人”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自我认知、评价与定位产生于他人与社会对自己的反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镜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心理门诊各项规章制度.pdf VIP
- T_CAGHP 041-2018 崩塌防治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试行).docx VIP
- 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的通知(20210923160840).docx VIP
- 20230519成都万象城 项目介绍2023(压缩).pdf VIP
- 化妆品车间设计规范.docx
- IEC60335-1-2020中文版-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中文翻译稿).docx VIP
- 清洁能源利用技术报告-天然气压差发电技术研究与项目规划.pdf VIP
- 垃圾焚烧工艺流程图2018.pdf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弃标函模板.docx VIP
- 腾势-腾势X-产品使用说明书-经典版(插混)-QCJ6490ST6HEV-腾势X插电式混动SUV用户手册20191212.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