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pptVIP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古典诗歌鉴赏秘诀.ppt

古典诗歌鉴赏 例1: 题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处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从表层(榴花)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 答案: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例2、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作者在该词中写周瑜,抒发了什么感情? 点拨:从表层(对周瑜)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 答案:抒发了对周瑜的赞美、敬佩及对他建立了一番功业,志得意满的羡慕之情,同时也借此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的感伤之情。 秘诀二:炼字型试题可按照“解释—描述—作用”的步骤来答题 常见到的问题:这一联中最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技巧:不孤立的只读该字,要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 例1: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枭枭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点拨:按“解释—描述—作用”三个步骤组织 回答 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的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南浦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送别的场所。 屈原《九歌 · 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代名词。 长 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场所。 李白《菩萨蛮》: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柳永《雨零霖》: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秘诀三:意境类鉴赏题可按“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的方法来解答。 常见两种错误:一是描摹景物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着重思考“正衬”模式,而忽略了“反衬”,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山居秋暝 简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意境。 秘诀四:语言鉴赏题要答出特色与感情 答题分三步: ⑴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⑵用诗中的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⑶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案: 此诗的语言特点是质朴、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话音,富于口语化的特点,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 秘诀五: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要分三步作答 表现手法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类。 抒情手法: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 描写手法:⑴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⑵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 ⑶对比。 ⑷白描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通感。 秘诀六:景物描写特点类的题可按几个固定的角度来思维 常见的写景方法: 1、写景的层次感或视角的变化,即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等。 2、景物的动静,主要有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3、景物的色彩。 4、景物的大小对比。 5、景物的典型性。 6、虚实结合。 7、以乐景写哀情。 8、大处落笔与工笔细描。 秘诀七:看似矛盾或非同寻常的表达方式其实都是为了强化与突出主题 经常会有这样的题,会问到诗中的两种表述是否矛盾,或者问表达法与惯常说法不同,甚至相反,你怎样看待? 例: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见,高高秋月照长城。 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例: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无山遮望眼”应是人们所期盼的,可是作者却说“最苦无山遮望眼”,你如何理解这种说法? 课后作业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和步骤 * * 试题类型: 1、 形象鉴赏题(托物(人)言志 型鉴赏题) 2、炼字型鉴赏题 3、意境类鉴赏题 4、语言鉴赏题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