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pdfVIP

艾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津中医药 2009年10月第26卷第5期 N‘J.5 436 TmtjitionalChinP神MP·I;‘.ine 【 c1.2009,V¨I.26 TianjinJ‘JumaI‘Jf ·综 述· 艾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概述木 王云,王玲玲 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南京210029 关键词:艾灸;间隔时间;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一1519 2009脚—0436加2 针灸刺激穴位后,其效应的发生、发展有一个时间过程。 施灸的原理:“然头与pIj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 一般规律是:先经过一个潜伏期.然后针灸效应开始上升并 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由此n『见,古代医家对于不 逐渐达到高峰,在峰值维持一段时间后逐渐回落。针灸效应 同部位和腧穴的施灸,不强调“火足气到”,反而强调间隔施 发生、发展、衰退的时间过程,称为针灸作用的时间一效应关 灸,以达到总灸量的需求,尤其是头和四肢部位及相应腧穴, 系IJI。这说明针灸效应的作用时间是有限度的,超过所能维持 皮肉浅薄处。 的时间后,就会逐渐消失。冈此,在临床巾必须重视两次针灸 2.2依据病症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病不同的病症和疾病的 的时间|.日J隔,即针灸治疗的频度。笔者对近lO年艾灸间隔时 不同阶段需要的治疗量不同,间隔时间也不同。《备急千金要 间与疗效相关性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作以下文献概述,给广大 方·灸例》日:“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气为疾者,不过五十 同f■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参考及依据。 壮,亦宜 j:报之。”“凡阴阳濡风口喁僻者,不过i十壮,三日 l艾灸间隔时间与疗效相关性研究的重要性 一报,报如前,微者散报,重者九报。”《备急千金要方·消渴》 灸法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于初步客观地阐释灸法作 日:“消渴小便数,……此町灸 三十壮。五日一报之,各得一百 用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规律,以更好地提高灸效|2I。艾灸间隔时 五十壮佳。”可见,古代医家治疗不同病症是辨证决定问隔时 间属于时间针灸学的一部分。就时间闪素而言,包括每次灸 问以达到所需的治疗量,即使对同一病症,也依其严重程度 治的时间、两次治疗的间隔时问、选择施术的时机、每个疗程 安排不同的施灸频度。 及疗程问的间隔时间、总的治疗时间等。时间因素商接关系 23依据不同艾灸方法艾灸方法不同则间隔时间也有差 到刺激量的大小。当每一次艾灸治疗链相对恒定的前提下。 异。《备急千金要方·九漏》日:“葶苈子二合,……作大艾炷如 艾灸治疗的频度即为主要参数,直接影响每1个疗程的总治 小指大,灸饼I:,i炷一易,三饼九炷.隔i日复一灸之。”《备 疗量,也体现了每一次艾灸治疗效应的维持和多次治疗的效 急千金要方·治瘰疬方》日:“以独头蒜裁两头留心,大作艾 应积累。一般来说,刺激的频度越密,刺激鲢越大;反之.则灸 炷,称蒜大小点疬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热而已,七壮 量越小。因此临床中必须合理安排艾灸的间隔时问,才能掌 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队J:都是记载治疗瘰疬疮,用隔 握合适的灸量,以取得最佳疗效。 葶苈子灸需隔3日灸1次,若隔蒜灸则需每甘灸。口f知,古人 2古代文献的相关记载 对相同病症使用不同艾灸方法时,施灸的问隔时间有较大 古代医家很注重艾灸间隔时间,根据艾灸的腧穴与部 差异。 位、病症等方面用报灸以加强疗效和安全性,报是重复之意, 3艾灸间隔时间的现代研究 相当于重复治疗的间隔时间。 3.1临床研究临床中,艾灸间隔时间的合理安排要根据艾 2.1依据部位和腧穴古代医家认为。在特定的腧穴或部 灸方法和病症来决定。 位,每次治疗量不宜过大,需间隔一定的时问再施灸,最终满 1 不问病症和疾病的不同阶段:临床的经验一般为:新 足总的治疗量。《备急千金要方·灸例》日:“大杼、胃脘可五十 病、重病每日艾灸1次为宜;症状明显减轻后或慢性病。每周 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叮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 艾灸3次为宜;若为巩同疗效或促进健康,每周艾灸l一2次 i报之,乃町愈耳。”尽管根据不同腧穴,总量需施灸50.100壮.即可;急性病症需增加艾灸治疗的频度,缩短间隔时问以顿 但是需要分j次施术而不一次灸足,即存在间隔时间的阂 挫病势,发热、急性?I 泻或急性疼痛等病症,2—3次,d为宜。 素。《医心方·灸例》则更明确指出:“是以灸头及四肢不欲顿 如林凌l,I等用艾条灸救治晕厥,一直灸至患者苏醒。李建萍等 熟,宜稍与而数报之。”《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指出间隔 Hl用同旋灸治疗血脂异常患者,1次,d。崔卫东15l用温和灸灸身 柱,以清心宁神,1次尼d,每月不超过10次。宋宁嘲用雀啄灸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

文档评论(0)

润笔+解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3300101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