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才“流”与“留”的规律漫谈(武汉工程大学桂昭明).docVIP

全球人才“流”与“留”的规律漫谈(武汉工程大学桂昭明).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人才“流”与“留”的规律漫谈(武汉工程大学桂昭明).doc

全球人才“流”与“留”的规律漫谈 桂 昭 明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 二级教授 谈起人才的流动与争夺,人们常引为经典的故事是: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美军为了把一个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抢到手,竟然将3个陆军师的进攻方向作了改变。人们更没有忘记二战结束后那段战胜国“智者抢人,愚者夺器”的往事——战利品的争抢让人大惑不解:在西方,美国人抢到了3000多名德国科学家,如获至宝,派了100多架飞机将科学家运往美国本土。这其中包括冯·布劳恩和其他120多位德国火箭专家。正是在冯·布劳恩的领导下,发射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而在东方,苏联人却忙着搬运那些缴获来的坦克大炮,光是战利品就足足用火车运了5个多月。耐人寻味的是:当年抢人才的国家如今仍然在续写着抢人才的历史,其经济、科技和军事不可一世、称王称霸;而当年抢兵器的国家如今却在无奈地写着被解体的历史,解体后的前苏联已经有数以万计的优秀科技人才改换了门庭,正在为当年的对手和当年抢人才的国家埋头效力。 这仅仅是机械战争时期的一段人才争夺历史,信息时代的人才争夺更是愈演愈烈。1998年秋天,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郊,一名正在读高中的少年黑客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创新了一种反网络警察的“陷阱盖”技术,利用这种技术成功地避开了美国网络警察的跟踪,打入了美国国防部和美军的航天与航空司令部的计算机网络,使美国的军事网络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美国网络警察费尽心机,终于捕捉到了他的踪迹。美国军方感到人才难得,便给以色列施压,要以惩治为名,将这个少年带到美国。当时以色列的总理是内塔尼亚胡,在他的亲自过问下,以色列部队特招了这名少年黑客。这位少年一入伍便享受校官待遇。以色列军队从此诞生了一支新型的网络攻防部队。 从20世纪末开始,人类进入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全球化使得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优化配置,即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突破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与组合。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人才国际化,人才国际化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必不可少的基础和条件。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自由流动是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美国著名学者杜拉克曾说过:“知识社会是流动的社会,人们不再有根”。 在人才国际化的背景下,人才的争夺不必再动用飞机大炮和部队、警察,而是在人才流动规律的支配下,文明地、持续地进行着一场场“硝烟弥漫”的争夺战。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才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决定了人才国际化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显示了人才资源是最主要的战略资源,进一步促使人才成为稀有资源和各国竞争的对象。 1、生产活动全球分工的特征,使得生产活动由传统的国际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分工,不仅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遍及全球,而且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由过去单一的垂直型分工发展为垂直型、水平型、混合型等多种分工形式。生产活动的全球分工决定了不同国家的不同人才类型和特征,如在汽车制造业的全球分工,造就了德国、法国的汽车设计人才,日本的汽车发动机及驱动设备人才,韩国的汽车装配人才,台湾、新加坡的汽车配件人才,英国的广告与营销人才等等。 2、跨国公司全球崛起特征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的“本土化”方式:国内人才国际化。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在所在国就地雇佣人才,跨国公司“就地取才”的占比一般都达到80%甚至90%以上。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跨国公司大量使用本土人才,这就使得“国内人才竞争国际化,国际人才竞争国内化”的现象非常普遍。 3、生产要素全球配置特征决定了人才在国际间流动的必然性,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全世界约有1.5亿人在国外工作。跨国度的雇佣和被雇佣将是平常的事情,国家概念将淡化,人们将可能在一个国家居住,而在另一个国家工作。 4、信息技术全球推进特征使经济活动的流动性加强,生产转移、商品和劳务贸易、资本和技术流动更为容易,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零距离”、“网络化”等特征及人才工作方式“灵活化”等特征。“工作”一词已为多种形式的含义所淹没,它不再要求“八小时工作制”,不再要求在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工作岗位上工作。 5、自由贸易全球一体特征使得市场越来越向全球范围推进,当今世界再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闭关自守地发展本国经济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国家国际贸易的增长超过了整体经济的增长,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自由贸易全球一体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空间扩展化”等特征,使得人才流动更加自由。 6、经济组织全球协调特征使得国际经济协作组织日益完善,通过加强与其他国际经济组织的合作与协调,使经贸政策决策一致。由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既有大量的人才去其他国家工作,也有大批的外国人才来本国提供服务,因而也同时决定了国际人才竞争“格局多元化”等特征,不仅发达国家可以自由使用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自由使用发达国家的人才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