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诚_周敦颐对天道与人道的贯通.pdf
( )
聊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年第 4 期
“诚”———周敦颐对天道与人道的贯通
闵仕君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上海 200062)
[摘 要] 周敦颐通过对“诚”这一范畴的阐发和论证 ,在打通天道和人道的具体环节上作出了努力 ,初步完成了伦
理的天道化和天道的伦理化 ,构建起了理学基本理论框架的雏形 。这一重大理论成果不仅为儒学抗衡佛道提供了
新的理论武器 ,也为儒学在宋明时期的再度崛起并重新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奠定了基础 。
[ 关键词]诚 ;天道 ;人道 ;贯通
( )
[ 中图分类号] 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8301 2002 04 - 0044 - 04
从先秦开始 ,儒家便已有“天人合一”的信念 ,认 力 。
( ) “诚”在《通书》中是首出的概念 , 《通书》开始两
为现实社会的当然之则 人道 本于心性 , 心性本于
天道 ,人道以天道为终极根据 ,天道则通过人道得以 章便是讲“诚”,这是《太极图说》中所没有的 ,但却是
体现 。二者的贯通几乎被视为不证 自明的公理 。孔 《通书》的核心内容之一 。黄宗羲指出: “周子之学 ,
[1 ] (
子的“践仁以知天”,孟子的“尽心知性以知天”,便是 以‘诚’为本 。” 便点明了此点 。在此两章 《诚上》、
)
这一信念的典型表达 。但天道何 以具有人道的属 《诚下》中 ,周子以《周易》和《中庸》互训的方法 ,论
性 ,人道又何以具有天道的根据 ? 换言之 ,天道是本 证了“诚”这一道德范畴具有天道的属性 ,试图以此
然之事实 ,人道是当然之价值原则 ,天道人道在逻辑 沟通天道与心性 ,为儒家的道德体系确立天道的基
( )
上分属实然与应然 即是与应当 两个不同的领域 , 础 ,从而构建起儒家的心性本体论 。
二是何以能够贯通 ? 在“天人合一”这一信念的支配 “诚”既然担负着贯通天道人道的重任 ,那它具
下 ,虽然不乏天道人道间的某些比附性说明 ,但在总 有什么样的内涵呢 ? 从字面上看 , “诚”即“真实不
体上 ,这一重大的理论难题还是被遮蔽了。从中国 虚”、“真实无妄”,与“欺骗”、虚伪”相对 ,指作为主体
哲学史上看 ,第一个真正 自觉地思考这一问题并予 的人对特别人和自己的一种态度 ,所谓“开诚布公”、
以理论阐述的是“北宋五子”之首的周敦颐 。本文拟 “以诚相持”、“坦诚相见”、“诚恳”等语汇中的诚即指
对此作一初步的梳理与探讨 。 此义 。儒家道德体系中的诚无疑源 自日常话语中的
一 这一含义 。但它作为一个独特的哲学范畴 ,乃是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