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话剧史(本) 第三讲
课后阅读 陈白尘、董健主编:《中国现代戏剧史稿》,第三章。 参考书目 《田汉文集》,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年版。 《田汉二十年代话剧创作简论》、《南国社述评》,董健 《文学与历史》,江苏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董健《田汉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刘平《戏剧魂——田汉评传》,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年版。 张向华编《田汉年谱》, 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年版。 中国话剧史 第三讲 田汉与南国社 ·“南国社”之前的田汉:经历、《南国》、婚姻 ·田汉早期的话剧创作 ·南国社的话剧活动 “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 欧阳予倩、田汉、洪深 田汉(1898-1968) 洪深(1894-1955) (1889-1962) 三位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在1928年时,都是南国社的成员。但与南国社共始终的代表人物只有一个:田汉。 田汉对中国的戏剧创作、戏剧理论和戏剧活动三个方面均有巨大贡献。 一、“南国社”之前的田汉 1898年3月12日(农历二月二十日),出生于湖南长沙县东乡以东花果园田家塅的茅坪。 原名寿昌。乳名“和儿”。田汉是他上中学后自己取的名字。 母亲易克勤;父亲田禹卿1907年去世。 有两个弟弟田洪(寿康)、田沅(寿麟)。 1912年考入徐特立创办的长沙师范学校。1916年秋毕业后,田汉随时任湖南留日学生经理员的舅父易象(梅臣、梅园)东渡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人文科,学习英文。 1919年暑假回国探亲,回日本时,带走了表妹易漱瑜(1903-1925.1)。同年,加入“少年中国学会”,潜心研读戏剧作品。 1920年出版文艺通信集《三叶集》,12月底易象被军阀赵恒惕杀害。同年,开始话剧创作。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郑伯奇等组成创造社,后退出。同年,与表妹易漱瑜同居。 创造社的文学主张 带有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反对文学上的功利主义,视美为艺术的核心,视文学为自我表现。 1922年9月回国,田汉到上海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文学部编辑,并负责教授职员日语。 1924年1月田汉与夫人易漱瑜创办的《南国》半月刊创刊,由上海启智印务公司印刷,泰东图书局代售。从此,开始了田汉的南国时代,也拉开了著名的“南国戏剧运动”的序幕,直到1930年南国社解散。 《南国》半月刊为32开本,用道林纸精印,每期30页,创刊号上刊登了《南国宣言》,表明该刊的宗旨: 一、我们因欲打破文坛的惰眠状态,鼓动一种新鲜芳烈的空气,特创刊这《南国半月刊》。 二、我们在“艺术之社会化”或“社会之艺术化”的旗帜下,从事第一义的创作、批评、介绍。 三、我们因欲免去资本主义的支配,虽一时不能像布莱克(Blake)即他自己的诗集那样,自己雕版,自己排字,自己发行,至少以自己集资印刷,自己排字,自己意匠,自己校对,自己托人发行为原则。 四、我们欢迎社外同志的投稿,惟只能以《南国》相赠。 从第二期开始,增加附刊《南国新闻》,注重“各种艺术如戏剧,电影,以及出版物的批评”,逐步丰富该刊的内容。由于经费拮据,易漱瑜病倒,出至第四期,《南国》半月刊就停刊了。 1926年3月起,田汉在《醒狮》周报上附办《南国特刊》,至第24期时终刊。 田汉的婚姻: 与易漱瑜(从1921年1月至1925年1月易病逝)生一子海男(田申) 与黄大琳(1927年2月19日结婚至1929年冬黄赴日学习婚姻终止) 与林维中(又名林素斐,1900-1985。1930年结婚,1946年离婚)生一女玛琍(田野)、一子海云(早逝) 与安娥(原名张式沅,1905-1976)生一子田大畏 “怀念着旧的,又憧憬着新的,捉牢这一个,又舍不得丢那一个,于是我成了暴风雨中的小舟似的,只好让它漂流,让它颠簸,毫不能勇猛地向着某一个目标疾驶迈进了。”(1928年田汉致谷崎润一郎) 易漱瑜 安娥 二、田汉早期的话剧创作 留学日本时,田汉写理论批评,创作诗歌,但他认为自己的真正使命是做一个“中国未来的易卜生”,并积极为此做准备工作: 1.看戏。凡有戏剧名著演出,都争取去看。 2.读戏。 最终目的是写戏。 写自我、写心境的新浪漫主义之路: 带有感伤、颓废、唯美的色彩 (一)“梵峨璘” 与“蔷薇” (Violin Rose) 1920年9月至10月,田汉连续完成了四幕话剧《梵峨璘与蔷薇》和三场话剧《灵光》的写作,《灵光》上演于10月20日。 “艺术与爱情”是处于“清纯恋爱”期的田汉话剧的主题。 处女作《梵峨璘与蔷薇》:一场爱情与艺术圆满结合的美梦。(鼓书艺人柳翠、琴师张信舫、 “艺术保护神”李简斋) (二)《咖啡店之一夜》,独幕剧 完稿于1921年12月,发表于创造社《创造季刊》的创刊号上。 该剧写“由颓废向奋斗的曙光”: 咖啡店侍女白秋英、大学生林泽奇;富商之子李乾卿 (三)独幕剧《薜亚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