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千年鲤城100问”知识竞赛参考资料 1、鲤城为何被称为晋江流域之“千年首邑”? 唐久视元年(700),武荣州州治迁徙至今鲤城区。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1300多年来,这里,一直是晋江流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这里,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著名的侨乡;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2、鲤城区历史沿革如何? 久视元年(700),武荣州州治迁址今鲤城古城区。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称泉州。开元六年(718),设立晋江县。这里从此成为历朝在晋江流域建立的州、郡、路、府及县之治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从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出发,1951年初析晋江县城区和城郊8个乡建立泉州市(县级)。此后辖区面积不断增大,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1986年元旦,原辖区范围改设鲤城区;1997年8月,原鲤城区区划调整为鲤城、丰泽、洛江三个行政区,新鲤城辖域依旧守住千年古城之地利。 3、鲤城有哪些雅称? 鲤城雅称“温陵”、“刺桐城”、“海滨邹鲁”、“泉郡”、“泉南”等等。 温陵:鲤城地处东南沿海,丘陵蜿蜒,气候温润。 刺桐城:五代时环城遍植刺桐,故名。 海滨邹鲁:“邹鲁”指文化昌盛之地,“海滨”指泉州城,“海滨邹鲁”就是说泉州城是个文化昌盛的地方。 4、鲤城的主要气候特征是什么? 鲤城区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日照充足,季风明显,雨量适中。 5、开元寺的紫云大殿在建筑上有什么特色? 开元寺大雄宝殿又称“紫云大殿”,悬“桑莲法界”巨匾, 相传有桑树开白莲花的故事,且建殿之日有紫云飘绕盖地……崇祯十年(1637)重建时,立石柱86根,泛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斗拱上附雕24尊美丽的妙音鸟(迦陵频伽),令人赞叹不绝。 6、中山路两旁的建筑有什么样的风格? 中山路全长约2.5公里,路面宽12米,是民国23年(1924)起拓改而成。它曾经是泉州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道,也是标志性建筑群之一。路两旁建筑是糅合了南洋和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柱廊式骑楼。1998年开展立面整治,2001年“中山路整治与保护”项目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7、威远楼与北楼? “威远楼”位于泉州市中山北路的洲顶,古称谯楼,又称北鼓楼。 “文革”期间(1969),威远楼被拆毁。1987年,泉州市政府将威远楼由旧址北移三十丈,即原“唐宋泉州州署旧址”,依照旧制重建。 “北楼”指泉山门上的楼阁,因泉山门是泉州唐代时期的北城门,故整座城楼又称北楼。 2005年,市政府在北门街拓建工程中又重建巍峨壮观之泉山门。 8、鲤城“四大”书院指的是哪四处? 鲤城地域内著名的书院有小山丛竹书院、温陵书院、一峰书院、正音书院,当前都只有遗迹可供凭吊。 9、“来远驿”有什么用途? 明永乐年间,设“来远驿”于聚宝街南车桥头附近,用以接待琉球贡使,并设“进贡厂”,以贮贡品。 10、“棋盘园”因何得名? 宋元时代,弈棋风盛,大蕃商蒲寿庚为娱宾客,在其花园北面辟一棋盘园,以32名美女为棋子,分别手挚黑红棋子名牌,各就各位,听候弈棋者号令进退,其遗址今存棋盘园地名。 11、历史上的“市舶司”有什么用途? 泉州市舶司遗址位于鲤城区水门巷竹街。市舶司是中国历史上“掌番货海舶征权贸易之事”的机构,这种机构,与近代的海关相似,但它的作用和地位实际上超过海关。 12、你了解德济门遗址吗? 德济门遗址在现鲤城区天后路天后宫对面。元代,监郡偰玉立拓南罗城就翼城,在此地建“德济门”。700多年来,德济门一直是进出古城的要道。上世纪20年代拆毁,2001年秋被发掘。政府斥巨资规划建设遗址保护公园。 13、您知道泉州天公观——元妙观的悠久历史吗? 泉州元妙观位于古城东街新府口,始建于西晋太康三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是道教传入福建后的第一座道观,被誉为“八闽第一道观”。 初名白云庙,历代以来多有修葺、扩建,清康熙七年,避皇帝名讳,改名“元妙观”,这一名称沿用至今。因主殿供奉玉皇大帝,泉州人尊称玉帝为“天公”,俗称“天公观”。 14、祟福寺有哪“三宝”? 崇福寺为闽南佛教三大丛林之一。宏钟、斜塔、千人鼎统称为崇福寺“镇山三宝”。 宏钟:“崇福晚钟”历来为泉州八景之一,比之“姑苏城外寒山寺”的晚钟毫不逊色。 斜塔:原名松湾石塔,又名“应庚塔”,该塔系北宋熙宁元年(1068)。 千人鼎:据记载高约六尺、厚八分、阔五尺余,能供千人饭食。 15、“闽南甲刹”指的是哪座寺庙? “闽南甲刹”指的是位于南俊巷东侧的“承天寺”。原为五代节度使留从效的南园,周显德元年(954),南园改建为“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赐名承天寺,原规模仅次于开元寺,为闽南佛教三大丛林之一。因寺宇第一山门横匾上有金光闪烁的“月台”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