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docVIP
-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doc
千万余篇免费论文范文供您下载和参考,请记住网址:
中报论文网
以及专业的论文代写与发表服务
探讨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深思 [摘 要]生态文明是我国面对工业文明建设中的理由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文明理念。主客体二分的主体性哲学是工业文明的哲学基础,它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疏离和生态危机。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转向一种新的指导哲学——主体间性哲学,即我与他者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是平等主体的哲学。以主体间性哲学为指导进行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有着丰富的本土资源,还可加强此方面的国际对话与合作。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生态危机;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哲学
[]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1)05-0024-07
[作者简介]雷 扬(1975—),男,湖北宜城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党史、党建理论研究。(江西南昌 330077)
Title: From Subjectivity to Intersubjectivity: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uthor: LEI Yang
Abstrac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new civilization concept proposed when our country faced problems in the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Subjectivity philosophy of subject and object is the basic philosophy for industry civilization, which causes isolation and ecological crisis of human relations.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must change to a new kind of guiding philosophy, called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y, which is the philosophy about subjects with equal status, such as one and another, human and nature.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China, guided by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y, enriches and develops the theory of Marxism and also rei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深思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GetFullDomain}提供,转载请保留网址.nforces international dialogues and cooperation in this field.
Key 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dustry civilization; ecological crisis; subjectivity philosophy;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y
哲学是一种高度抽象的思维,哲学虽然不针对具体的理由,但它与社会活动、社会生活以及社会需要分不开。可以说扎根社会生活,解决实际生活理由是哲学的责任和任务。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一部人类近代史就是一部人类主体性地位的逐渐确立和理性不断扩张的历史,生态文明的提出与人类主体性地位确立以及其后的理性膨胀有内在关联,其顺利进展需要对主体性哲学予以反思、发展与超越。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面对社会实际理由而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文明理念,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必定需要一定哲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只有抓住决定这一社会形态的主要哲学理论,我们才能认清理由、把握理由,从而解决理由。因此,下文即循着工业文明指导哲学——主体性哲学中人类主体地位及其理性的形成、兴衰的历程,并合理借鉴我国传统哲学资源,以阐明我们应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主体间性理论来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一、主体性哲学与人类生态危机
(一)主体性哲学的确立
主体(subject)一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