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人物方位刍议.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第 24卷 第 6期 周 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 11月 Vo1.24No.6 JournalofZhoukouNormalUniversity NOV.2007 《西洲曲》人物方位刍议 胡 以存 (黄石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 ^ 摘 要 :《西洲曲》是南朝 民歌 中的名篇,但对这首诗 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文章从诗歌文本 出发,对人物方位进 行探讨 ,认为诗 中女子当居江南,而其所思念的情 郎应位于江北西洲,西洲与江南女子居所有相当距离,但并非天水 永 隔。 关键词 :南朝民歌;《西洲曲》;人物方位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9476(2007)06—0026—02 《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是南朝民歌 中的名篇 。 曲》这样 的长诗?——可见这种说法似乎不易成立。 沈德潜在 《古诗源》中盛赞它 “续续相生 ,连跗接萼 , 最后四句应 当如大多数人所理解的,是女子 口吻。 摇曳无穷,情味愈出”,并指 出,《西洲 曲》“似绝句数 游 国恩先生认为 ,此诗首二句 “是男子的 口气”;结尾 首 ,攒簇而成 ,乐府中又生一体,初唐张若虚 、刘希夷 四句 ,“作为女子的 口气更对”,并断定女子住在江 七言古发源于此”L1]。后人亦极其推崇 ,认为 “《西洲 北L5j。以游先生的观点来解诗 ,似乎不太妥当。如 曲》标志着南朝 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L2]。 他所讲 ,假如女子住在江北 ,而结尾四句又是女子口 由此可见 ,这首诗无论艺术水准还是在文学发展史 气 ,则 “南风知我意 ,吹梦到西洲”中南风 岂不要释为 上的地位都是相当高的。不过,诗无达诂 ,对这首诗 “向南吹的风”了吗?让呼啸的寒风托送一个温馨的 的诠释一直众说纷纭 ,歧义屡出。本文仅就诗 中人 梦,终究于情理不合 。 物方位问题作一探讨 ,以就教于方家。 这句诗是传诵久远的名句 ,受其意境影响,范云 历史几乎没有留下有关这首诗的确凿的背景材 有 “几回明月夜,飞梦到郎边”,李白也高唱 “我寄愁 料 ,因此 ,我们只能从诗歌本身出发 ,找 出涉及问题 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 郎西”,表达 的都是关 山隔绝 的关键句子,得出初步的结论 ,然后根据这个结论去 的相思之情。由此可见 ,西洲应当离女子比较远 ,起 整体把握全诗 ,使它能得到一个圆满明确 的解释 ,这 码她不能轻易到达。不然的话 ,如果西洲 只是诗中 样才能解决问题 。本着这种认识 ,我们首先对诗中 男女主人公在分手前经常欢会 的一个江 中小洲 ,能 涉及人物位置的一些关键句子加以分析 、疏通 。 够随时驾船到达,那么何必要劳春风大驾,非要作梦 笔者认为,透露有关人物方位信息的关键句是 中赏游呢?西洲应 当是男子所居,否则为何不梦至 本诗结句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根据王季思 情郎身边 ,梦到西洲又意欲何为呢?或者说 ,如果女 先生的观点,这句诗 当是叙男子思念女子,其理 由 子只求一个 西洲共游之类 的美梦 ,那诗 中这一个 是 :上文写女子思念男子,称其为 郎,而 “君愁我亦 “到”字用得也太生硬 、太实在 ,似乎于诗意不合。南 愁”却转称对方为君 ,称呼不一致 ;古时或称妻子为 朝民歌中 “秋夜人窗里,罗帐起飘飚 ,仰头看明月 ,寄 “细君”,诗歌中亦有称女子为 “君”的例证 ,故而此处 情千里光”nJ6惦,或是 “空 中人住在 ,高墙深阁里。书 应是男子口气 j。其实,对对方 的称呼在同一首诗 信了不通,故使风往尔”_4j6佰,说的都是因身不能往, 中发生变化 ,这种情况在南朝 民歌 中并不鲜见 ,例 而托物寄情到情 郎身边。笔者以为,这句诗也应作 如 :《子夜歌》中有 “欢愁侬亦惨 ,郎笑我便喜。不见 “飞梦到郎边”解 。 连理枝 ,并根同条起”。 “气清明月朗,夜与君共嬉。

文档评论(0)

wud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