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pdf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pdf

5 Medlcine oct20t】3,V州20No 8 na圳InJourn削甜Tradltlona】Chnese 对中医学科建设与学科带头人培养的思考 石学敏 (天津中匡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 j一堆:瞬靠石学敏(1938),男,灭律市人,中国工程学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广科7叫川。主任医师、教授、天津市政府授衔的针受学争家,现任中国针受学会 副会艮,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 长,中国中西医结台实用临床急救杂志副主编,石学敏院士自70年代初开始潜心研究 世界公认的三大疑难病之一的中风病(脑梗死、脑出血)的针灸治疗,创立了“醒脑开 窍”针刺法,开辟了中风病治疗新途径,提高了中风病的治愈率,降低了致残率,“醒脑 开窍”针刺法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已达分子基因水平,80年代初创建的“针刺手法量学” 的学术概念,填补了针灸学发展的空白,并广泛应用于多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中,已取得 了20余项科研成果,培养博士研究生20余名,先后著书10余部,撰写论文30余篇, 是国家人事部授予的“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全国优秀院长”, “天津市科技优秀工作者”,“卫生部先进工作者”。 摘要:通过中医学术发展的历史沿革回顾,提出了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构思,指出要发展一个大的一级学 科,首先耍有教育,这是发展学科的基础;其次是科研来提高教育水平,并指导临床;再次是临床;三者缺一不可。同 时提出了学科带头人应具备的条件及如何培养学科带头人。 ≈盘≈芒长链8~≈,宁葛k文#嚣毒8飞簧q謦滔☆≈^逮gq 关键词:中医学科建设;学科带头人;培养 中图分类号:R2.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19(2003)05一0008—03 k{蕊≈k盘 工作已近42年,对学科建设和学科带头人的 贬低西医,自己却没有相应的学科带头人,没有相应 问题,作为实践40多年的老师、医生、研究人员管 的学科队伍建设,这是中医存在的一个很大的问 理者,有一定的体会,尤其是对中医药学科怎么发 题。在如何看待中医学术发展的沿革,看待其本身 展,学科带头人怎么培养的问题,特别是发达国家, 的优势和劣势的问题上,我坚决反对类似“应当保护 在医学领域进行学科建设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可能 中医”,“中医没有治不好的病”,“中医不需要摘科 比诸位接触的多一点,所以有一些体会。 研”等观点,这些观点缺乏科学的态度。中医从学科 西医学至今有300年历史,最早的雅典医学, 发展角度来说,是唯物的,因此应以科学的态度冷静 开始于500多年以前,以后逐渐出现了生理学、病 地思考中医的长处和短处,安排中医学科的发展。 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以及细胞学说,形成了现

文档评论(0)

gac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