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呕吐附:吐酸、嘈杂.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呕吐 附:吐酸、嘈杂 一、概 述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证。 古文献:有物有声谓之呕。 有物无声谓之吐。 无物有声谓之干呕。 只呕吐痰涎清水谓之吐涎。 现认为: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呕吐与干呕两者虽有不同,但在辨证论治上大致相同,而吐涎只为呕之一种,故合并在一起讨论。 呕吐又是机体祛邪排毒的一种途径,在此意义上讲又是一种治病方法,即吐法。呕吐是内科常见症状,散见于其它各种疾病中,也是某些疾病加重的先兆。 一、概 述-文献沿革 早在《内经》就有记载。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素问·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饮食不化,阴气上厥,……呕而密默,垂吐清液。” 《素问·脉解》:“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 《灵枢· 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 阐述了寒气、火热、湿浊、饮食及胆气犯胃皆可引起呕吐。 一、概述-文献沿革 张仲景对呕吐的脉因证治阐发甚详,指出呕吐有时是机体排除胃中有害物质的反应,如《金匮要略》:“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酒疸,心中热,欲吐者,吐之愈。”说明这类的呕吐不可止呕,邪去呕吐自止。创立了许多至今行之有效的方剂,如《金匮要略·》:“诸呕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 孙思邈的《千金方》对呕吐亦有很多精辟的沦述,如“凡呕家多食生姜,此是呕家圣药,”这一宝贵经验为后世所推崇。 张介宾的《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呕吐应当辨其虚实,如:“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 范围 二、病象 一般以呕吐食物、痰涎、水饮或干呕为主要临床表现。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伴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呕吐可单独发生,也可见于许多其它疾病的过程中。 三、病位 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 胃气之和降有赖于脾气的升清运化以及肝气的疏泄条达,若脾失健运,则胃气失和,升降失职;肝失疏泄,横逆犯胃,导致土壅木郁,胃失和降,均可致呕。 四、病类 分实证、虚证两类。 实者:由外邪、饮食、情志、痰饮等邪气犯犯胃而致。 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胃失温养、濡润而致。 五、病性 分急性、慢性两类。 六、病程 有长有短。一般实证病程较短,虚证病程较长。呕吐多为偶然发生,但也有反复发作者。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凡外邪、饮食、情志、正虚(脾胃素虚)等因素,犯于胃腑,均可导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致呕吐发生。 (一)外邪犯胃 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侵犯胃腑,气机不利,胃失和降,水谷随逆气上出,发生呕吐。 正如《古今医统大全》:“无病之人卒然而呕吐,定是邪客胃腑,在长夏暑邪所干,在秋冬风寒所犯。” (二)饮食不节 1.暴饮暴食、或误食不洁之物,伤胃滞脾,胃失腐熟,食滞、痰饮内停,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发生呕吐。 2.饮酒过度、或过食辛辣之品,可损伤胃阴,胃失濡润,气失和降,发生呕吐。 3.过食肥甘亦可使脾胃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生精微,反成痰饮,停积胃中,痰饮上逆,也可发生呕吐。 (三)情志失调 1.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生呕吐。 另外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伤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气失和降,亦可发生呕吐。 2.忧思伤脾,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积胃中,胃失和降,亦可致呕。 (四)脾胃虚弱 脾胃素虚、病后体虚、劳倦过度,均可耗伤中气,导致脾胃阳虚,寒从中生,脾胃虚寒,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成呕。 或热病伤阴,久呕不愈,致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而成呕吐。 (五)其他因素 误食毒物或使用化学药物,伤及肠胃,脾胃受损。 八、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典型临床症状:呕吐以呕吐食物、痰涎、水液诸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常兼有脘腹不适,恶心纳呆,泛酸嘈杂等症。 2.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气味、饮食、情志、冷热等因素而诱发,或因服用化学药物、误食毒物而致。 3.理化检查: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窥镜检查,常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胃镜、上消化道钡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