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配水管网的卫生要求 1.正确的选择管材 2.管道的埋设应避免穿过垃圾和毒物污染区。 3.配水管网内必须维持一定的水压。 4.金属管道由于易被腐蚀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五、供水管水人员的卫生要求 第五节 分散式给水 第六节 涉水产品的卫生要求 ★涉水产品是指在饮用水产品和供水过程中与饮用水接触的材料、塑料及有机合成管材、管件、防护涂料、水处理剂、除垢剂、水质处理器及其他新材料和化学物质。 一、涉水产品的卫生问题 (一)水质处理器 (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 (三)涂料 (四)水处理剂 二、涉水产品的卫生监督和评价 三、涉水产品的卫生毒理学评价程序 第七节 饮用水卫生的调查、 监测和监督 读 书 报 告 题 1. 试述SO2对健康的影响。 2. 试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3. 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的研究进展。 4.试述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的危害及其研究进展。 (任选一题,1000字以上) 1.大气污染一般可分为几类? 2.试比较煤烟型烟雾事件与光化学型烟雾事件的异同。 3.简述酸雨的主要危害。 4.我国制定大气质量标准的原则有哪些? 5.简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研究方法。 6.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哪些?造成流行的原因是什么? 7.简述饮水氯化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8.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9.为什么要对水源水进行净化,净化的目的是什么? 10.选择水源时,需综合考虑哪些原则? 思考题 2002年9月,某水库上游的河段发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造成上百吨鱼类死亡,导致该水库受到严重污染,丧失其使用功能。此次水污染事件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社会影响恶劣。水环境监测中心的水质监测表明,该河段水质均为劣V类,主要污染物为苯酚。 1. 试述该河段污染监测的采样布点方法。 2. 如何进行水体污染调查? 案例 环境卫生学有关专业期刊杂志 环境与健康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卫生研究杂志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环境与职业医学 快乐工作! 健康生活!天道酬勤!? * * * * * * * * * * * * * 生物富集: 生物个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并积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导致生物体内该物质的平衡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生物富集,又叫生物浓缩(bio-concentration)。 许多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大于其在环境中的浓度,并且只要环境中这种污染物继续存在,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就会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于一个受污染的生态系统而言,处于不同营养级上的生物体内的污染物浓度,不仅高于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而且具有明显的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的现象。生物放大: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个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来自环境的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生物放大一词是专指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生物说的,如果生物之间不存在食物链关系,则用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来解释。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不少科学家在研究农药和重金属的浓度在食物链上逐级增大时,多将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浓缩或生物积累。直到1973年起,科学家们才开始用生物放大一词,并将生物富集作用、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三者的概念区分开来。研究生物放大,特别是研究各种食物链对哪些污染物具有生物放大的潜力,对于确定环境中污染物的安全浓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 * * (二)化学性污染中毒 1.氰化物 (1)污染来源 (2)理化性质:各种氰化物毒性得大小取决于它们在人体内是否易于生成游离氰基。 (3)毒作用机制:游离氰离子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Fe 3+结合,形成氰化高铁细胞色素氧化酶,使Fe 3+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中断呼吸链,阻断细胞内氧化代谢过程,造成细胞窒息死亡。 (4)危害:氰化物急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罗马尼亚 巴亚马雷金矿的含氰化钠的污水溢过堤坝, 三百万立方米受污染的水流入邻国匈牙利的蒂萨河, 在蒂萨河面已收集到100多吨的死鱼 ,还有更多的鱼葬身河底,所幸的是河里氰化物的浓度还不至于使人丧命。?? 2. 硝酸盐 (1)污染来源 (2)作用机制与危害:摄入硝酸盐后,在胃肠道某些细菌作用下,可还原成亚硝酸盐,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