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据SIGMA数据统计,自1990年以来,全球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呈
上升趋势,保险损失也日益增加。1992 年席卷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安德鲁飓风造
成高达300 亿美元的损失,1995 年日本的阪神地震造成的损失估计高达1200
亿美元,而我国1998 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特大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
1666 亿元人民币。2001年,“9.11”恐怖事件的发生导致的财产及营业中断损
失的赔偿达到有l90亿美元,加上保险公司所承担袭击事件中的责任保险和人寿
保险的赔偿,估计赔款在165亿美元至300亿美元之间。2004年全球因自然灾害
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1050亿美元,仅仅因为飓风、台风等自然灾
害所造成的理赔就达到350亿美元,比2003年增加了一倍多。近二十年巨灾风险
损失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巨灾风险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风险,它的发生往往使保险公司陷入严重的财
务危机,日益成为保险公司破产的主要原因。传统意义上的再保险等保险经营
方式难以有效地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因此人们亟需寻找新的风险分摊途
径来转移风险。他们把目光投向资金实力非常雄厚的资本市场,试图通过资本
市场来达到扩大保险资金来源、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近年来,国外一
些保险公司纷纷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金融创新工具,通过风险证券化等风险融资
方式联结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在更广阔的资本市场上寻求投资者,以分散(再)
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巨灾债券便是其中运作最为成功、发行量最大的一种。
巨灾债券是包含一个触发机制的特殊债券。简单说,触发机制就是巨灾损
失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的程度。当没有发生债券上载明的风险或虽然发生了巨灾
事故,但造成的损失在约定的额度以内时,保险公司按既定的利率和期限支付
利息和本金;而当实际损失发生且超过约定的额度时,保险公司可以延期支付
或免除部分债券本利,甚至免除全部本利。巨灾债券的内涵是通过创造和签发
金融证券将保险人承保的巨灾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
巨灾债券最早是日本在1984年发行的可赎回地震债券,但是巨灾债券并未
取得大规模发展。直到1994年末,Hannover再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巨灾债券获得
了成功,发行规模达到8500万美元。此后St.Paul Re、Winterthur、Reliance、
USAA等公司相继推出类似的产品,亦获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应,也因此逐渐打开
4
了这个市场。就目前来说,巨灾债券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债券种类之一。
根据Aon Capital Market公司统计,自1996年底Hannover再保险成功发行
巨灾债券开始计算,截至2006年6月,巨灾债券发行的总金额已超过了128亿
美元,累计发行次数达到91次。根据AON的必威体育精装版资料,2006年1月到7月全球
发行的巨灾债券共发行 9 次,规模已经达到了 21.47 亿美元,全年发行规模有
望超过40亿美元。
中国自然灾害频繁、范围广、危害大。因此巨灾债券的运用对我国具有重
要的意义。2007年初召开的中央第三次金融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明确指出要大
力发展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为巨灾债券在我国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政策背景。
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巨灾债券在我国的成功运用提供了根本的保障,
巨灾债券的运用也是我国保险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融合的需要。
本文选择巨灾债券作为研究对象,是力求能对巨灾债券在中国的应用作一
些力所能及的贡献。本文采用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
析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了巨灾债
券的涵义、产生、对资本市场的意义,深刻剖析了巨灾债券的运作机制和成功
案例,揭示了巨灾债券成功运作的要点,详尽分析了巨灾债券与再保险、自有
资本和财政资金等多种巨灾风险管理方式的优劣,最后以农业巨灾债券为例,
为我国巨灾债券的的发行设计了具体的方案。
关键词:巨灾风险 再保险 巨灾债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