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某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副井施工组织设计文档.doc

陕西某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副井施工组织设计文档.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永陇能源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崔木煤矿副立井井筒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中煤三建 2008年12月10日 目 录 工程概况…………………………………………………2-11 施工准备与场地布置……………………………………12-13 施工方案及凿井主要辅助系统…………………………14-24 施工工艺…………………………………………………25-34 施工组织管理、劳动组织与工期安排…………………35-39 质量保证体系和工程施工检测、监控…………………40-47 安全保证措施……………………………………………48-58 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59-61 附件………………………………………………………62-79 1.副井工广总平面布置图 2.矿建主要施工设备表 3.凿井设备平面布置图 4.地面稳绞布置平面图 5.立井上下监控平面布置示意图 6.主要供电设备表 7.高压供电系统图 8.低压供电系统图 9.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10.钢丝绳选型参数表 11.钢丝绳选择计算书 第一章 工程概况 1.1工程简介 a。根据井田地面地形条件和煤层赋存条件,设计选择立井开拓。 1.2施工条件 1.2.1地理位置及交通运输条件 崔木井田位于永陇矿区东端的北湾—太阳寺勘查区东西宽km,南北长km,面积km2。内有彬县—麟游(崔木)市际公路及崔木—甘肃邵寨省际公路从勘查区中部通过。S306省道由崔木向西经麟游、良舍、凤翔至陈仓与陇海铁路相接,至宝鸡120km,至宝鸡二电厂(长青工业园)100km。向东24km至永坪与312国道相接,南至西安155km,交通较为便利。属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梁塬沟壑区主要是黄土塬梁和沟壑两种。总体地势呈南高北低之势。区内最高处是勘查区东南西庙头一带,高程达1497.7m;最低处是西北部的合阳沟谷,高程1125m;相对高差372.7m。本区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1.1℃,极端最高气温为38℃,极端最低气温为-22.5℃。霜期一般为10月中旬至来年4月中、下旬;冰冻期一般在12月上旬至来年2月下旬;冻土层最大厚度40cm。年平均降雨量为325mm,蒸发量大于900mm;每年3~5月份为西北季风期,最大风速12.7m/s。 区属泾河水系,自东而西主要有家河与合阳沟河。泾河年平均流量57.60m3/s,枯水期最小流量1m3/s,洪水期最大流量15700 m3/s,其支流呈树枝状分布,常年流水,但流量较小。 家河是水帘河上游,平均流量0.0803m3/s;合阳沟河是普化河一支流,平均流量0.1836m3/s,为沟间溪流。根据地表和钻孔揭露情况,井田内沉积地层由老到新依次有、、、、第四系。延安组为本区含煤地层。岩性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细砂岩与灰白色中粗粒砂岩互层,中夹炭质泥岩及煤层。厚度0104.59m,平均47.73m左右,与下伏富县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或超覆于三叠系之上。本区位于太峪背斜以南、遥远背斜以北含煤凹陷区。3煤底板构造总体为一东南高西北低的单斜构造,呈EW向展布,东部3煤层底板最大高程937.39m,西部3煤层底板最低高程682.64m,平均每公里下降29m。遥远背斜东起永寿县底角沟、平遥煤矿北。轴部为三叠系,向西延伸与阁头寺背斜相接,轴部为延安组。勘查区为其北翼,最大倾角10(。太峪背斜东起彬县太峪镇,轴部位为三叠系,为一宽缓箱状背斜,轴向东西,经底店、太阳寺进入勘查区,至大湾(P5-5孔)倾没,进而向西延伸与麟北春台塬~阳坡背斜相接,轴部变窄,不连续,呈一列长垣构造。 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井田内未见有岩浆岩侵入现象。第四系全新统(Q4)冲~洪积砂砾石孔隙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天堂河、庵川河及常村河等河谷冲积阶地及河床区,由河流相冲、洪积物组成,具二元结构。直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补给,渗透性强,水量充沛,水质良好。 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黄土及砾石孔隙~裂隙含水层 图-1 含煤地层综合柱状图 分布较为广泛,谷地山坡均可见到,厚度因地而异,最大可达150m,底部有一变化较大的砂砾石层,为孔隙~裂隙含水层。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局部地段还可获得河水补给,故含水性强度不均,泉流量相差悬殊,小者仅0.005l/s,大者可达0.2l/s。 第三系(N)粘土隔水层与砂砾石含水层 多分布于梁峁脊部和山顶上,厚度因地而异,岩性主要为浅棕红色亚粘土、砂质粘土,隔水性能良好。局部地段底部有厚为1~1.5m的砂砾石层,含孔隙潜水,泉流量一般为0.01~0.30l/s,最大1.00 l/s。水质为HCO3—Ca·Mg与HCO3—Ca·Na型,矿化度0.280g/l。 下白垩统罗汉洞组(Kll

文档评论(0)

精品资料下载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