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混凝土拌合站建站方案
目 录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2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 3
三、拌合站的修建 5
四、拌合站施工平面布置 6
五、拌合站场地建设方案 6
六、砼连续供应保证措施 9
六、拌合站组织机构 9
七、搅拌工艺 10
八、原材料质量控制 11
九、安全环保保障措施 13
新建漳州港尾铁路工程1#混凝土拌合站建站方案
一、拌合站设计依据、工程概况
1.1设计依据:
①《南昌铁路局铁路建设项目标准化混凝土拌合站管理办法》
②现场实地勘察和调查所得到的工程地理形状、原材料来源、交通道路容量、路径、当地民情、民风等资料及信息。
③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进度规划,目前可开工项目、技术实力及现场施工管理。
1.2工程概况
福建漳州港尾铁路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其起点位于漳州南站DK0+000,终点位于后石港区深沃站DK46+945,线路全长为51.742km(其中贯通正线长度46.945km,疏解线长度4.797km,漳州南站改建段线路正线长2.000km,深沃作业车场新建线路正线长4.141km)。线路主要服务于厦门港的招银港区及后港区的货物及运输、临港工业及沿线居民出行,是沿线对外客货交流的主要运输通道。
线路自厦深线漳州南站厦门端接轨引出,穿照镜山隧道后经雩林、普边,穿云峰果隧道,至海澄镇溪北村征头后预留海澄站;线路继续前行,再经仓浦、岭头穿笔山隧道至埭尾,于东园镇枫林村附近上跨沈海高速公路,后穿东园隧道,过凤山村、跨南溪河,经溪山村北侧穿溪山隧道,至浮宫镇都村设浮宫站;之后线路沿S201公路南侧而行,再经溪东水库北岸后穿亭仔岭隧道、过汤头村,至港尾规划区东南侧东山村附近规划预留港尾站;线路后经古城、石坑,继续向前延伸,以长隧道形式穿越太武山,最后至后港区设深沃站。
根据本工程桥隧等重点工程分布情况,拟在沿线建设4座搅拌站以满足施工要求。1#搅拌站主要供应港尾铁路正线DK0+000~DK9+757及疏解线SDK0+000~SDK4+658.42段桥隧及路基附属工程。主要供应范围为:林美特大桥、高美亭大桥、象山公路桥、新照镜隧道、衡山头隧道、高美亭隧道、牛山头隧道、南山隧道、云峰果隧道、长边隧道、洋西隧道、顶社隧道以及该段路基附属工程,混凝土供应量约为13.8万m3。
二、拌和站选址、建设、管理
2.1拌合站选址及规划
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安排、工程特点、地形条件等, 1#混凝土拌合站选址在榜山镇水头村,交通便利,交通网连接国道、省道、高速公路,乡村道路、施工便道。规划设置占地面积4329 m2。
本站计划设JS1000搅拌楼1座,5个骨料仓。每个骨料仓占地150 m2,堆高按2.5米计算,可同时堆放骨料1875m3。按每天混凝土最大用量500 m3(其中骨料约占72%)计算,材料储备可满足连续5天使用。
生产区配备50装载机一台,罐车8台, 100T地磅1个。生活区设办公室、养护室和休息室,门卫等职能部门。
2.2拌和站场地设施建设
①拌和站采取围墙封闭式管理,围墙采用红砖砌筑,高度2.2m;设置工地养护室(拌合站试验室设在试验分室);拌合站内分拌和作业区、材料计量区、材料存放区、运输车辆停放区、办公生活区设置明显的区位标志牌,标志牌几何尺寸为2.5*2.0m蓝底白字。
②拌和站内所有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用18cm厚的砂粒石作垫层,15cm厚的C15砼作面层进行硬化,硬化后的场坪中间高四周低,并设置排水网,利于雨水向站外排出。硬化后地面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③砂石料仓共设置5个,(5-16mm)1个,(16-25mm)2个,中粗砂2个。砂、石料仓设置雨棚防雨遮阳,料仓之间用砌墙体隔开,并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仓内地面应设排水坡,不得积水,仓外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15cm,深度不小于20cm,沟上加盖覆盖。
④搅拌机及计量设备设防雨棚,雨棚高度以满足装载机作业为宜。
⑤拌和站内根据地形条件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面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场区设置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与拌和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严禁将站内废水直接排放。
⑥拌和站设置场地平面布置图、拌和站组织机构及负责人公示牌、生产工艺流程牌、拌和站管理制度牌、安全生产牌和消防保卫卫生牌;
2.3人员、设备配置要求
①拌和站人员配备需满足拌和站生产和管理需求,主要管理人员(站长、技术负责人、试验员、安全员)都是中铁电气化局职工。其中站长应具有二年及以上拌和站管理工作经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试验工程师任职资格,且具有三年及以上试验工作经验。
②拌合站试验员、安全员、电工、电焊工、装载机司机、搅拌车司机、搅拌设备操作人员均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或持无效证件人员上岗作业。
③搅拌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生产能力满足设计要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