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克煤矿矿井通风设计说明书.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设计说明书 1 矿井概况 1 1.1 井田概况 1 1.1.1 矿井位置、范围 1 1.1.2矿井交通条件 1 1.1.3 自然地理 1 1.2地质特征 2 1.2.1地层及地质构造 2 1.2.2煤层 3 1.2.3煤质 5 1.2.4化学性质 7 1.2.5水文地质 9 1.2.6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0 1.3井田开拓及采区划分 11 1.3.1工业场地位置的选择 11 1.3.2开拓方案 11 1.3.3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 12 1.3.4采区布置、采煤方法及工艺 12 1.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12 1.4.1矿井工作制度 12 1.4.2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 12 2 采区通风 13 2.1 回采工作面通风设计 13 2.1.1 采区概况 13 2.1.2 采区通风设计原则及要求 13 2.1.3 采区通风系统选择 14 2.1.4 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15 2.1.5 回采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18 2.1.6 回采通风技术管理及安全措施 20 2.2 掘进工作面通风设计 21 2.2.1 设计原则及步骤 21 2.2.2 掘进工作面通风方法 22 2.2.3 掘进工作面所需风量计算及设计 23 2.2.4 硐室及其它地点需风量 25 2.2.5 风筒及局部通风机选择 26 2.2.6 掘进通风技术管理及安全措施 28 3 矿井通风 30 3.1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30 3.1.1通风设计的基本依据 30 3.1.2矿井通风系统要符合下列要求: 30 3.1.3选择矿井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方法: 31 3.1.4通风方式及通风方法 31 3.1.5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 32 3.2矿井的风量 32 3.2.1矿井的总风量及分配 32 3.3全矿通风阻力计算 47 3.3.1 通风系统图的绘制 47 3.3.2风网图的绘制 47 3.3.3摩擦阻力的计算 48 3.3.4局部阻力的计算 48 3.3.5自然风压 49 3.3.6矿井通风总阻力 51 3.4主要通风机选型 61 3.4.1选择原则及步骤 61 3.4.2主要通风机的选择 61 3.4.3主要通风机工况点 62 3.4选择电动机 63 3.5 矿井的反风设计 64 3.5.1矿井反风的目的和意义 64 3.5.2反风方式、反风系统及设施 64 4矿井安全技术措施 65 4.1矿井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65 4.1.1瓦斯的防治 65 4.1.2防尘措施 66 4.1.3防止水害措施 66 4.1.4防火措施 67 4.1.5顶板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措施 69 4.2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69 4.2.1监测监控系统 69 4.2.2人员定位系统 71 4.2.3紧急避险系统 72 4.2.4井下供水施救系统 74 4.2.5通信联络系统 78 1 矿井概况 井田概况 地理坐标:东经104o45~10o1400,北纬2o2445~2o2630。表矿井各拐点坐标表~~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地质特征 地层及地质构造 地层 永宁镇组(T1y) 200~250 三叠系下统 灰色薄层状灰岩、泥质灰岩,产瓣腮类动物化石。 飞仙关组(T1f) 300~380 三叠系下统 紫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细砂岩为主,顶部及底部为紫红色薄层状泥岩,含较多蠕虫状方解石柱体。 卡以头组(T1k) 110~130 三叠系下统 黄绿色厚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底部产瓣腮类化石。 长兴组(P3c) 80~100 二叠系上统 灰色、深灰色细粒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夹菱铁岩及煤层。 龙潭组(P3l) 150~190 二叠系上统 灰绿色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夹菱铁岩及煤层。 峨嵋山玄武岩组(P3β) 300~380 二叠系上统 灰绿色致密块状玄武岩,具气孔、杏仁构造,上部夹紫色凝灰岩。 茅口组(P2m) 350~500 二叠系中统 灰色厚层状、质纯灰岩,夹白云岩,产蜓科化石。 注:根据国际地层委员会2006年划分,二叠系划为三分。 (2)地质构造 1.2.2煤层 含煤性 ~155.60~173.07163.34m,含煤层35层,煤层总厚21.36m,龙潭组含煤系数13.08%.组内可采煤层6层(M9、M11、M15、M16、M21、M22),总厚度13.48m。 ①龙潭组第一段(P3l1):厚度84.31m,含煤层24层,厚度10.71m,本段含煤系数12.7%,可采煤层3层(M16、M21、M22),厚度6.01m。 ②龙潭组第二段(P3l2):厚度80.68m,含煤层11层,厚度10.65m,本段含煤系数13.2%.可采煤层3层(M9、M11、M15),厚度7.47m。 2)长兴组(P3c)82.50m,煤层

文档评论(0)

追风少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