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回馈式车辆主动悬架的可行性研究.pdf

能量回馈式车辆主动悬架的可行性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振动与 冲击 第,3 卷第3 期 F6@G!BH 6I DJKGBLJ6! B!M -N6OP DEA,3 !A3 ,99C 能量回馈式车辆主动悬架的可行性研究? 喻 凡 曹 民 郑雪春 (上海交通大学 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 汽车工程研究所,上海 ,99909 ) !!!!摘 要 通过对车辆被动悬架减振器的阻尼功耗的估算,及其与一个最优主动悬架能量需求的比较,分析了 主动悬架设计中回收振动能量的潜力。在振动能量回收可行性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个馈能式电动主动悬架设计方 案,并介绍了其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的研究分析表明,所提出的新结构及控制方法可为车辆振动的主动控制和能 量回收提供新途径,也为未来电动车悬架系统的电动化提供了必要的设计依据。 关键词:车辆,主动悬架,振动能量回收,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350A00 文献标识码:B 现振动能量回收的新型主动悬架,即馈能式电动主动 # 引 言 悬架,并就其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主动悬架可显著改善车辆总体性能,但高能耗一 直是限制其在市场上推广的主要因素之一。其实,振动 ! 主动与被动悬架的能耗估算 也是一种能量。当车辆行驶时,由不平路面激励引起的 !! 被动及主动系统模型建立 振动能量一直未被重视及利用,通常主要由车辆悬架 为了方便分析被动悬架及主动悬架对车辆行驶动 减振器将其转化为热能耗散掉。如果能对这些有害的 力学(主要指垂直振动)性能的影响)**+ ,假设:!车辆左 振动能量加以回收,并将其转化为车辆直接可利用的 右两侧完全对称;车辆前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很小; 能量形式(如电能等),则可减小主动悬架的能耗,使车 #轮胎的垂向动力学特性可简单地等效为一个忽略了 辆在提高行驶平顺性的同时减少运行成本。因此,如何 阻尼的弹簧,建立如图* 所示的两自由度车辆动力学 回收和利用不平路面行驶车辆的振动能,并有效地应 模型。 用于主动悬架系统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近十年来,一些国家,尤其是日本的学者开始研究 振动能量回收式悬架,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对 !#$%’(’ 车辆悬架气动执行机构的能量再生潜力进行了探讨。 尼桑公司),+开发的主动悬架系统则将压力控制阀同小 型蓄能器及液压缸结合起来,使路面不平度引起的振 动被蓄能缸吸收,车身隔振由主动阻尼和被动阻尼共 同完成。-’./)0+在被动悬架的基础上加入电机式能量再 生阻尼器,将振动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有用能。!/1/2)345+ 针对载重汽车驾驶室悬架系统进行研究,提出由底盘 前悬架上的电机作动器回收振动能量并储存于蓄电池 内,以提供座舱后悬架电机作动器进行主动控制,并在 之后将系统进行了简化。 )748+则提出由一个直线直 图* 两自由度车辆模型 61/./ 流电机和双向电压变换电路组成作动器进行隔振和能 根据牛顿定律,可得被动悬架系统的运动方程如下: 量回收。其先前的试验仅局限于小质量块系统,为了将 AA A A ! # :$ ;# ’# =( ;# ’# (*4/) % % 该类阻尼器用于车辆并实现车身高度调节,61/./)*9+ AA A A ! # :4$ ;# ’# 4$ ;# ’

文档评论(0)

大吧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