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散文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年代的散文 一、时代背景与散文概况: 1、30年代的时代特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时代 2、30年代的散文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杂文 小品散文 报告文学 散文作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1、鲁迅等左派(人称“太白派”)——走叛逆、抗争的路。  其刊物为《涛声》、《太白》、《新语林》、《爝火》、《芒种》、《杂文》等。 2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称“论语派”)——走隐逸的路。 其刊物为《骆驼草》、《论语》、《文艺茶话》、《人间世》、《宇宙风》等。 “太白派”与“论语派”政治态度的不同,规定了其选择的文体的不同: ①“太白派”——多选择散文家族中较客观的、外向的文体,如杂文、社会速写、报告文学等。 ②“论语派”——内敛的、较富个人主观色彩的文体,如随感小品、序跋、读书札记、日记、书信等。 “太白派”是“议论风”,“论语派”是“谈话风”。 “水星派”作家 是一支既没有共同的创作纲领,也没有同仁文学组织的创作队伍。如何其芳、李广田、丽尼、陆蠡等,他们以创作较富艺术性的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见长且形成比较一致的创作特色的。 创作之初——以写作表现内心苦闷、寂寞、忧郁之感的抒情散文为主; 以后——慢慢地将眼光从一己的内心生活移向广袤的社会人生世相,以创作写人记事的叙事散文为主。 总体观之: “太白派”散文之叛逆精神 尖锐泼辣的讽刺 “论语派”散文的隐逸倾向 平和亲切的幽默 “水星派”散文的独白风度 真挚而委曲的抒情 二、鲁迅派杂文的高涨: 1、鲁迅的杂文(掌握) 前期作品及内容 后期作品及内容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鲁迅主要杂文集 《热风》(1925) 《华盖集》(1926) 《坟》(1927) 《华盖集续编》(1927) 《而已集》(1928) 《三闲集》(1932) 《二心集》(1932) 《伪自由书》(1933) 《南腔北调集》(1934) 《准风月谈》(1934) 《集外集》(1935) 《花边文学》(1936) 《且介亭杂文》(1937) 《且介亭杂文二集》(1937) 《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 《集外集拾遗》 鲁迅杂文的成就 鲁迅——中国现代杂文之父 。 通过鲁迅的努力使杂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种文体 。 鲁迅的杂文博大精深,风格热烈而冷峻,思想锐利、语言犀利。 鲁迅杂文的思想内容 鲁迅杂文是中国当时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 鲁迅的前期杂文表现出较浓厚的启蒙主义思想,较多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腐败和思想的落后。 鲁迅的后期杂文具有更多的唯物辩证法的思想。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鲁迅杂文的风格也随着时代和社会以及他的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发生变化 。前期风格热烈,后期风格变得深沉冷峻 。 运用贴切而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是鲁迅杂文的显著特点之一。 鲁迅的杂文是是对中国议论性散文的创造性发展,形象性与逻辑性的统一。 2、 瞿秋白的杂文: 兼有文学家与政治家的双重气质,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且语言流畅,富有激情。 3、 唐弢、徐懋庸等的杂文: ①唐弢(1913-1991),他这时主要的杂文集有《推背集》和《海天集》。 ②徐懋庸(1908-1977),其《打杂集》曾由鲁迅作序。 三、李广田、何其芳等的抒情散文: 1、李广田:《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等 。(教材P248) 30年代散文主要叙写平常人事,寓情感于叙事。寄意深远,则凝聚为散文诗。多写村野乡村小天地中备受苦难的劳动人民的种种不幸(《山之子》、《老渡船》、《柳叶桃》);刻画黑暗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创伤和苦闷彷徨(《记问渠君》、《黄昏》);摹绘故乡的山水神韵和风俗人情(《扇子崖》、《野店》、《画廊》)。 40年代视野更加开阔,题材多样,时或采用更见锋芒的杂文笔法。抒发爱国情感(《一个画家》);揭露阶级压迫,控诉黑暗社会制度(《没有名字的人们》、《圈外》、《没有太阳的早晨》);颂扬工人的创造力量(《建筑》)。艺术上长于刻画人物,富于想象,风格浑厚朴实。 2、何其芳的散文:《画梦录》 (教材P248) 早期专心致力于抒情散文创作。收集在《画梦录》中的作品,以精致细腻的笔触,探索人生表现形式的色彩、图案,孤独苦闷,耽于幻想,刻意画梦,遂成为内心哀怨独语的散文诗(《雨前》、《黄昏》、《独语》、《梦后》、《迟暮的花》)。 《还乡杂记》及其以后的创作,“感情粗起来”,转向社会现实的抒写(《老人》、《街》、《老百姓和军队》),但艺术的上未能与思想的前进取得同步发展。 《独语》赏析 人在孤寂时,常常会走入思想的旷野,聆听自言自语的咕哝,聆听心弦拨动的铮声,聆听空谷回响的足步,聆听生命涌动的潮汐,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生的独语。 而生命的玄妙在于:不是所有的生灵都能使用人类的高级语言,但每一个生命都能如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