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毕业论文】热塑性塑料.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前 言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塑料材料的需求量增多,需求范围增大。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人们开始合成树脂的工业化生产。从1907年建立了第一个酚醛树脂厂算起,便开始进入合成高分子时代,1931年开始了第一个热塑性树脂聚氯乙稀树脂的工业生产,此后合成高分子工业发展迅速,聚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陆续工业化生产。目前有工业生产的约30大类树脂。据统计,2005年世界合成树脂产量约2.22亿吨,我国大陆地区合成树脂产量约2427万吨。 在化学工业生产中,为了选择适合的原料,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非常重要。熔融指数是聚产品质量主要指标。聚根据其熔融指数的不同将工业分成不同的牌号不同熔融指数的有着不同的性能,并决定其用途和加工方法。通过MI值可以聚合物的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熔流动活化能可以聚合物的一系列物理化学性质。用快捷的方法测试出原料的熔融指数尤为重要。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指数利用熔体流动速率仪。在周围有加热体和保温材料的标准料筒下端,放入一只标准口,在料筒加热到设定温度后,加入被测试样并插入带活塞的压料杆,在压料杆上端托盘上施加相应负荷的砝码。热塑性料在一定温度和负荷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口的熔体质量出该料样每10分钟通过口的质量,即该料样的熔体流动速率。 通过MI值MI值聚合物的粘度分子量及其分布流动活化能聚合物的一系列物理MI值。 1 综述 1.1 塑料的发展 天然树脂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树脂是松香、虫胶等。天然树脂受到地区的限制而产量不大,质量也不高,使用受限。为了寻求天然树脂的品,1846年用纤维素(棉花)和硝酸制得硝酸纤维素,将潮湿的硝酸纤维素和樟脑混合,制成虫胶的代用品常用名称为赛璐珞乒乓球、玩具、梳子、钮扣等。 1.1.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现在硝酸纤维素中加入樟脑和少量酒精可制成一种可塑性物质,热压下可成型为塑料制品,命名为赛璐珞。1872年在美国纽瓦克建厂生产。从此开创了塑料工业,相应地也发展了模压成型技术。 1903年德国人艾兴格林发明了不易燃烧的醋酸纤维素和注射成型方法。1905年德国拜耳股份公司进行工业生产。在此期间,一些化学家在实验室里合成了多种聚合物,如线型酚醛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氯乙烯等,为后来塑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1.2 树脂合成时期 这个时期的特征是以合成树脂为基础原料生产塑料。1909年美国人贝克兰在用苯酚和甲醛来合成树脂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酚醛树脂中,加入填料后,热压制成模压制品、层压板、涂料和胶粘剂等。这是第一个完全合成的塑料。1910年在40年的2/3 1920年以后塑料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德国化学家施陶丁格提出高分子链是由结构相同的重复单元以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理论和不熔不溶性热固性树脂的交联网状结构理论 1926年,美国西蒙把尚未找到用途的聚氯乙氯乙烯得以工业生产的大门。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在比特费尔德用乳液法生产聚氯乙烯。1941年,美国又开发了悬浮法生产聚氯乙烯的技术。从此,聚氯乙烯一直是重要的塑料品种,它又是主要的耗氯产品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氯碱工业的。 第一个无色的树脂是脲醛树脂。1928年,由英国氰氨公司投入工业生产。1911年,英国马修斯制成了聚苯乙烯,但存在工艺复杂、树脂老化等问题。1930年,德国法本公司解决了上述问题,在路德维希港用本体聚合法进行工业生产。在对聚苯乙烯改性的研究和生产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以苯乙烯为基础,与其他单体共聚的苯乙烯系树脂,扩展了它的应用范围1933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在进行乙烯与苯甲醛高压下反应的试验时,发现聚合釜壁上有蜡质固体存在,从而发明了聚乙烯。1939年该公司用高压气相本体法生产低密度聚乙烯。1953年联邦德国K·齐格勒用烷,乙烯在低压下制成高密度聚乙烯,1955年联邦德国赫司特公司首先工业化。不久,意大利人G·纳塔发明了聚丙烯,1957年意大利蒙特卡蒂尼公司首先工业生产。从40年代中期以来,还有聚酯、有机硅树脂、氟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陆续投入了工业生产。 1.1.3通用塑料的产量迅速增大,聚烯烃塑料在70年代又有聚1-丁烯和聚4-甲基-1-戊烯投入生产。形成了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聚烯烃塑料系列。同时出现了多品种高性能的工程塑料的16年中,塑料工业处于飞速发展时期,1970年产量为3。除产量迅速猛增外,其特点是:⑴由单一的大品种通过共聚或共混改性,发展成系列品种。如聚氯乙烯除生产多种牌号外,还发展了氯化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偏二氯乙烯共聚物、共混或接枝共聚改性的抗冲击聚氯乙烯等。⑵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的工程塑料新品种。如聚甲醛、聚碳酸酯、ABS树脂、聚苯醚、聚酰亚胺等。⑶广泛采用增强、复合与共混等新技术,赋予塑料以更优异的综合性能

文档评论(0)

蜗牛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