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百战奇略 刘基 著 百战奇略 ·1· 目录 第一卷…………………………………………………………001 第二卷…………………………………………………………039 第三卷…………………………………………………………079 第四卷…………………………………………………………121 第五卷…………………………………………………………165 第六卷…………………………………………………………210 第七卷…………………………………………………………250 第八卷…………………………………………………………287 第九卷…………………………………………………………325 第十卷…………………………………………………………363 百战奇略 ·1· 第一卷 1.计战 【提示】《计战》是《百战奇略》的开宗首篇,它取义于 《孙子兵法·计篇》,着重从战略高度阐述实地战争谋划对于 赢得作战胜利的重要性 。这里的“计 ”与其下的“计料”义 同,是分析、判断情况的意思。它认为,在对敌交战之前,首 先要摸清敌我双方将帅的优劣、力量的强弱、兵员的多少、地 形的险易、粮草的足乏。只有对上述诸多情况首先分析、判断 准确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就没有不打胜仗的。战争是敌 对双方在一定客观条件下,运用主观指导的一种以武力解决胜 负的斗争活动。战争双方的任何一方,要想战胜对方,必须首 先分析和研究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并根据这种客观实际, 制定出正确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只有使主观指导与客观实 际相符合,才能较多地打胜仗,而较少地打败仗,可见,熟识 和掌握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是制定正确的战略计划进而赢 得作战胜利的根本前提。本篇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进一步 揭示了“用兵之道,以计为首”的道理,这是非常可贵的思想。 本篇所举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讨论天下大势而传为历史 佳话的“隆中对 ”,乃是我国古代战争谋划发展史上的突出典 百战奇略 ·2· 型之一 。当时 ,诸葛亮依据对曹操、刘备、孙权三方以及刘 表、刘阿等方的政治、军事、经济、地理诸种条件的精辟分析, 为刘备的生存与发展制定了“联孙抗曹”的总战略。为了实现 这一战略计划,诸葛亮提出首先要向薄弱方向发展,夺取荆、 益二州以建立稳固基地,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 加强实力;尔后待条件成熟时,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夺取 中原,统一中国。显然,这是一个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既稳健 而又有进取精神的战略构想。刘备后来虽因条件所限而未能实 现统一中国的计划,但他恰是依据诸葛亮“联孙抗曹”的战略 谋划,而建立了蜀汉政权,成为一代三足鼎立者之一。 【译文】大凡用兵作战的法则,都是把战略谋划放在首位。 没有开战之前,先要判明将帅是贤明还是愚钝,敌人力量是强 大还是弱小,兵员数量是众多还是寡少,战区地形是险峻还是 平坦,粮草供应是困乏还是充足。把敌我双方这些情况都判断 清楚了,然后再出兵攻战,便没有不胜利的。诚如兵法所说: “判断敌情实际,研究制胜计划,考察地形险易,计算道路远 近,这是高明将帅指导战争所必须掌握的法则 。”东汉末年, 刘备驻兵于新野时,曾三次亲往诸葛亮处,请教复兴汉室、统 一天下的大计。诸葛亮对他说 :“从董卓专权乱政以来,豪杰 之士纷纷乘机起兵称雄一方,而地跨州郡的割据者多得数不胜 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则是名望低微,兵力弱小,然而曹操终 能战胜袁绍,由弱者变为强者,这不只是天时有利,也是人的 谋划正确。如今曹操已经拥兵百万,并且挟制皇帝而向诸侯发 号施令,这实在是不可同他直接较量的。孙权占有江东地区, 其统治已历三世,那里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贤能之人都愿意 百战奇略 ·3· 辅佐他,这可以结为盟援,而不可以图谋他。荆州北有汉水、 淝水作屏障,南至海边有丰富资

文档评论(0)

神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03223011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