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基础研究情况调研报告》.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基础研究情况调研报告   (基础研究处)   二○○八年十一月   根据《中共重庆市委科技工委关于印发〈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安排要求,我处围绕我市基础研究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到山东、辽宁和四川等地调研,到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大学等单位实地考察,组织召开高校科研处长和实验室主任座谈会,收集整理了京、津、沪、渝和西部十省的有关基础研究的数据,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础研究现状及成绩   目前全市直接从事科技活动人员8.4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5.8万人,工程院院士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杰青”项目获得者25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0名,国家有突出项献青年专家6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87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40人。   中央在渝科研机构15个,市属独立科研院所56个。市级以上的重点实验室23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9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44个、博士后流动站43个。   自2004年正式设立市自然科学基金以来,市级财政累计投入7600多万元,立项2050余项。   “十五”以来,全市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60项,获得资助56475万元,牵头承担了6项973计划项目。从2003年到2007年,全市共发表论文78000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工具收录8000篇;申请发明专利4800项,授权1050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9项,各类省级科技奖600项;取得基础理论成果190项。   直辖10年,作为科技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区域创新源动力的基础研究,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地方和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政策体系日趋完善,财政投入稳步增长,资助结构逐渐合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突出优势领域,整合各方资源,创新平台初成体系,源头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取得了“家蚕基因芯片图谱”、“高原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超声聚焦刀”等标志性成果,形成了以夏庆友、王智彪、黄跃生等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以“创伤烧伤复合伤”、“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等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促进我市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对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愈来愈明显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1、基础研究投入大幅增长   2004年,我市设立了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同年起每年用于基础研究(含自然科学基金、院士专项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资金)的市级财政投入以年均500万元左右的增幅持续增长。到2008年,我市基础研究当年投入实现了“翻两番”,从2003年的694万元增长为2818万元,年均增长率为32%;基础研究投入占科技三项费的比例从7%增长到14%。其中自然科学基金经费从每年500万元增长为1798万元。   2.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2004年3月,我市制订了《关于增强我市原始性创新能力的工作意见》,在全市首次提出通过推进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培养学科带头人三项重点工作,增强我市原始性创新能力;2004年12月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决定》,将“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力度”、“建设高水平的知识创新团队”和“培育原始性知识创新基地”作为推进全市知识创新,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的三大举措。根据《决定》精神,我市先后制订并颁布了《关于加快研究开发资源共享成果转化三大科技平台建设的意见》、《重庆市市级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巴渝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和办法,在项目、基地和人才三方面形成我市较为完善的基础研究政策体系。   3. 自然基金计划体系初步形成   项目资助计划:项目资助计划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联合资助”项目。一般项目主要支持针对地方重点学科发展、区域特色及优势产业开展的自由探索类项目,重点项目强调优势学科与地方资源和优势产业结合密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基础性工作,同时通过在重点项目立项评价指标中加大与国家基础研究计划的关联度,积极引导我市主要研究机构和高层次科研人员在埋头看“地”的同时,还要抬头看“天”,主动向国家队靠齐,成为国家队的预备队。为了引导社会资金对基础研究的投入,2008年启动了一批“联合资助”项目,即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分别与16家科研机构按每个项目1:1的出资比例,共同对98个项目实施了联合资助,占立项总数的23.6%。   人才资

文档评论(0)

189****356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