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產品知覺風險程度干擾參考價格與促銷情境對購買意願效果之研究-以女性網路購物為例 摘要 網路購物市場愈來愈發達,其中女性消費者更為主要市場,本研究以實驗設計方式進行研究,採三因子設計,其中為2(高參考價格、低參考價格)x3(促銷情境:限時、限量、限時且限量)x3(產品知覺風險程度:高風險、中度風險、低風險產品)的實驗設計。 以大同大學女性學生為實驗對象,探討女性在網路購物時,知覺風險如何干擾參考價格與促銷情境對購買意願的效果。共進行三次前測與一次正式實驗,研究發現,知覺風險具有干擾效果。 關鍵詞字:參考價格、促銷情境、限時、限量、知覺風險、購買意願 壹、(2004)委託資策會電子商務研究所Focus Internet News and Data(簡稱資策會ACI- FIND)2004 年底,台灣寬頻用戶數高達350 萬戶。且研究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使用者加入網際網路,2003年的調查顯示上網女性的比例已經增加到53%,超越上網男性的47%;另外,根據創市際(2004)「Access Rating Online網路測量研究」2004 年二月數據顯示,有89%的網友對於網路購物感到滿意,有7成的網友表示未來半年內會透過網路消費,預估2006年線上購物可高達約為600億元,網路購物這顆明日之星即將發光。 一、Faith Popcorn)在其所著「爆米花報告Ⅲ」中除了強調,「今天,買與不買的決定,有80%取決於女性」。並且指出今日美國「80%的消費產品是在女性影響力下完成購買,每個人都想討女人歡心,消費市場主力從男性象徵的煙草、酒類轉變成為女性主導的美容用品、健康食物,女性代表的是一股排山倒海的購買力」。且由於女性網站經營進入障礙低,競爭者眾多要真正獲利難,女性網站競爭趨於白熱化,女性網站必定要有良好的行銷策略,才能在華人市場中競爭,因此分析女性網站行銷模式是必要的,故成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然而,許多研究已指出,知覺風險為線上購物的一大阻礙(Tan,1999; Bhatnagar et al., 2000)。且許多國外的研究也已經指出,因消費者對網路購物之知覺風險較高,所以消費者為了避免因透過網路購物購買商品,所造成的可能損失,而不採用網路購物,因此知覺風險對於了解網路購物行為有非常大的解釋力(Lee and Tan, 2003; Forsythe and Shi, 2003)。但過去在台灣對於網路購物行為的研究,少有幫助網站經營者提出一個完整的促銷情境(限時、Olshavskv(1985)的研究中發現,小幅度的價格折扣可能會因為知覺節省而使產品被選擇的機會增加。但在大幅度的折扣情況下,消費者則會將價格促銷視為一個負面的品質訊號,而導致產品被選擇的機會下降。故本研究也欲檢驗若女性消費者在線上購物時,知覺風險程度干擾參考價格對購買意願之效果,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二、,,、 ㄧ、Bauer(1960)是第一個將知覺風險用來解釋消費者行為之學者認為:消費者無法確定的預測任何行動皆能與結果相近,因此消費者行為中包含了風險的知覺,而且某些風險知覺可能會讓人感到不愉快。Cox(1967)延續Bauer的研究,並進一步將知覺風險觀念明確化。Cox指出消費者從事每一項消費皆有一組目標。當消費者主觀上認知,無法確定何種購買最能符合他可接受的購買目標;或者在購買後不能達到預期目標,所產生的不良後果,即會產知覺風險。Cox定義知覺風險是下列二因素的函數:1.消費者於購買前知覺到購買後產生不利後果的可能性。2.當購買結果為不利時,消費者個人主觀上所知覺受到的損失大小。 後續研究都認為,風險是一種主觀的知覺,並用不確定性來解釋知覺風險(如Spence et al., 1970; Jacoby and Kaplan, 1972; Taylor, 1974; Peter and Tarpey,1975; Mitchell, 1992; Dowling and Stealin, 1994; Tan, 1999; Lee and Tan,2003)。Peter and Ryan(1976)運用損失的可能性及損失的重要性來衡量知覺風險。因此後來許多學者也在研究中用損失的概念來定義知覺風險。 Tan(1999)Poel Leunis(1999)Featherman and Pavlou (2003)則在知覺風險對採用e-service 之影響的研究中,將知覺風險定義為:“對一個渴望結果的追求時,可能產生的損失”。Teo and Yeong (2003), “發生損失的可能性” 。Forsythe and Shi(2003) 等近來在針對知覺風險與網路購物意願之研究中,亦使用損失的概念將網路購物行為之知覺風險定義為:“在網路上購物的知覺風險是一個網路購物者在考量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