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著 目 录 原著第一版序言 12 原著第八版序言 14 第一篇 导言 16 第一章 绪论 16 第一节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世界的历史是由宗教和经济的力量所形成的。 16 第二节 贫困是否必然的问题给予经济学以最大的关心。 17 第三节 经济学大体上是新近才有发展的。 17 第四节 竞争可以是建设性的,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即当建设性的时候,竞争也没有合作那样有利。但是,近代营业的基本特征是产业和企业的自由、自力更生和未雨绸缪。 17 第五节 关于这些特征和经济学发展的概述,已从本篇移至附录一和附录二。 19 第二章 经济学的实质 20 第一节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对活动的动力和对活动的阻力,这种动力和阻力的数量能用货币来约略地衡量。这种衡量仅指它们的数量而言。动机的质量,不论是高尚的还是卑鄙的动机,在性质上是无法衡量的。 20 第二节 同一先令所衡量的动力对穷人比对富人为大的计算:但经济学通常寻求不受个人特性影响的广泛结果。 21 第三节 习惯本身大都基于有意识的选择。 22 第四节 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绑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逐渐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 23 第五节 共同活动的动机对于经济学家具有巨大的和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24 第七节 经济学家主要是研究人的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这种生活是一个真实的人的生活,而不是一个虚构的人的生活。参看附录三。 24 第三章 经济概括即经济规律 25 第一节 经济学需用归纳法和演绎法,但为了不同的目的,采用这两种方法的比重也不同。 25 第二节 规律的性质:自然科学的各种规律的准确性是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的规律相当于较为复杂和较不精确的自然科学的规律。 26 第三节 正常的这一用语的相对性。 27 第五节 一切科学的学说无不暗含地采用条件的:但这种假设的因素在经济规律中特别显著。参看附录四。 28 第四章 经济研究的次序与目的 28 第一节 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大意。 28 第二节 科学的研究不是按照它所要达到的实际目的来排列,而是按照它所研究的课题的性质来排列的。 29 第三节 经济研究的主要课题。 29 第四节 鼓励现在的英国经济学家进行研究的实际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不是完全属于经济学的范围。 30 第五节 经济学家必须训练他的知觉、想像、推理、同情和谨慎的能力。 30 第二篇 若干基本概念 33 第一章 绪论 33 第一节 经济学将财富看作是满足欲望的东西和努力的结果。 33 第二节 对性质和用途有变化的东西加以分类的困难。 33 第三节 经济学必须遵循日常生活的实践。 34 第四节 清楚地说明概念是必要的,但名词的用法固定不变却是不必要的。 34 第二章 财富 34 第一节 财货这个名词的专门用法。物质的财货。个人的财货。外在的财货和内在的财货。可转让的财货和不可转让的财货。自由的财货。可交换的财货。 34 第二节 一个人的财富是由他的外在的财货中那些能用货币衡量的部分构成的。 35 第三节 但是,有时广泛地使用财富这个名词以包括一切个人的财富在内较为妥当。 36 第四节 共同的财货中个人应得的部分 36 第五节 国家的财富。世界的财富。财富所有权的法律根据。 36 第六节 价值。暂时用价格来代表一般购买力。 37 第三章 生产、消费、劳动、必需品 37 第一节 人类所能生产和消费的只是效用,而不是物质本身。 37 第二节 生产的这个字易于误解,通常应当避免使用或加以解释。 38 第三节 维持生活的必需品与维持效率的必需品。 38 第四节 当任何人所消费的东西少于维持效率所严格必需的时候,就有损失。习惯上的必需品。 39 第四章 收入。资本 39 第一节 货币收入与营业资本。 39 第二节 从日常营业观点来看的纯收入、利息和利润的定义。纯利益,经营收入,准地租。 40 第三节 从私人观点来看的资本分类。 41 第四节 从社会观点来看的资本和收入。 41 第五节 生产性和预见性在资本的需要和供给上是资本的两个对等的属性。 43 第三篇 论欲望及其满足 43 第一章 绪论 43 第一节 本篇与以下三篇的关系。 43 第二节 直到最近才对需要和消费加以足够的注意。 44 第二章 欲望与活动的关系 44 第一节 多样化的欲望。 44 第二节 自豪感的欲望。 45 第三节 为自豪感而求自豪感的欲望。消费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地位。 45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的等级 46 第一节 欲望饱和律或效用递减律。全部效用。边际增加量。边际效用。 46 第二节 需求价格。 47 第三节 对于货币效用的变化必须加以考虑。 47 第四节 一个人的需求表。“需求增加”这句话的意义。 47 第五节 市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