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教学教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讲解哮病的概念是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以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为特征。(10分钟)

中医内科学教案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教学对象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周仲瑛主编(第一版) 授课内容 第一章 导言 课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 2. 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 3. 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发病学特点。 ???? 4.了解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重点、 难点 重点: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 难点: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课 型 理论课 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1.讲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和地位。1学时 2.讲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及其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3.讲解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及命名特点。1学时 4.强调说明中医内科疾病的发病学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任务和地位。 2.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 4.中医内科疾病的发病学特点。 参考文献 1. 董建华主编《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年5月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8年10月 课后记           中医内科学 教学对象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周仲瑛主编(第一版) 授课内容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一节 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 课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疾病的辨证原则。 2.掌握标本缓急治则。 3.掌握审证求机施治原则。 4.掌握顺应异法方宜治则的具体应用。 5.熟悉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治则。 重点、 难点 重点:疾病的辨证原则、标本缓急治则、审证求机施治原则。 难点:顺应异法方宜治则、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治则等。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结合自习 教学过程设计 1.讲解内科疾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机进行辨证。讲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与要点。(5分钟) 2.讲解调节整体平衡原则。(10分钟) 3.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则的具体应用。(10分钟) 4.强调甚者独行、间者并行的含义。(10分钟) 5.讲解内伤病证初、中、末三期不同的治疗原则。(10分钟) 6.强调顺应异法方宜治疗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三方面。(10分钟) 7.讲解因势利导治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祛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10分钟) 8.讲解先期治未病概念。先期治未病包括“早期诊治”、“既病防变”两大方面,介绍“既病防变”的具体内容。(10分钟) 9.讲解重视调摄护理的意义,风寒表证及里实热证护理上的不同要求。(5分钟) 复习思考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理解疾病的辨证原则、标本缓急治则、审证求机施治原则、顺应异法方宜治则、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治则等。 参考文献 3. 董建华主编《中医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年5月 4.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8年10月 课后记                       课程名称 中医内科学 教学对象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周仲瑛主编(第一版) 授课内容 第二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 第二节 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课时 2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分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 2.了解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但亦有不限于季节者,六淫既可各自单独为患,亦常常夹杂致病; 3.熟悉六淫的致病特点及其所致各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治法方药。 重点、 难点 重点: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 难点:六淫致病的季节性,六淫既可各自单独为患,亦常常夹杂致病;六淫的致病特点,各证的临床表现,治法方药。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法结合自习 教学过程设计 1.讲解“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10分钟) 2.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后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临床表现虽与外感六淫有相类之处,但不属外感致病范围。(10分钟) 3.讲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个特点:①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②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如风、暑、燥、火属阳,湿与寒属阴。③“风为百病之长”,故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等。“风为百病之始”,许多外感时病,在起病时常有头痛、恶寒、发热等风邪伤卫的症状。④火为温病、暑病、热病等进一步转化而来,而且寒、暑、燥、湿、风等证候,郁久不散,皆可转化为火证。(20分钟) 4.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入侵为病,各有其

文档评论(0)

甲级文档专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