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浙江省东北三校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09.10).docVIP

历史:浙江省东北三校2009-20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09.10).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学年第一学期浙东北(ZDB)三校期中联考 高一历史试卷(2009年11月) 命卷 :嘉善高级中学 杨浙东 审卷:嘉善高级中学 谢波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第十一届全运会于2009年10月在山东省举行。“全民全心全运会,新风新貌新齐鲁”、“齐鲁齐心,全民全运”、“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等都是本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2008年8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来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县下洋镇思贤村,举行祭祖仪式并祭扫祖墓。这种尊宗敬祖的习俗源自于中国古代的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3、一次考古中发掘出古代石刻石一方,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封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刻石应出自 A.西周 B.秦代 C.汉代 D.元代 4、历史学家柏杨在他的《中国人史纲》书中写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像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划时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B.郡县制的推行 ?? C.科举制的创立???D.行省制度的创立 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6、从右图《元朝疆域》看,元朝宣政院管辖的地方有今天的 A.台湾  B.河北 C.西藏   D.新疆 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 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以宗法制为例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8、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位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侵华战争使英国 A.对华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9、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10、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D.1901年 11、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近年来,争议颇多。某课题小组收集到如下材料,最有价值的材料是 A. 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 B.“文革”中出版《李鸿章反动言论》 C.关于李鸿章的史学论著 D.部分李鸿章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12、《人物风俗制度丛谈》中有一篇文章写到:“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北平市成立时,以宛平县不能寄治城内,遂移于此……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都,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从这一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判定此篇文章最有可能的成文时间是 A.明崇祯三年 B.1931年9月 C.北平市成立时 D.1937年7月 1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那个悲惨的时候指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4、1938年在抗日名将抗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肌谷、板垣师团的主力两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军事胜利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 15、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如果中国屈服,会有多少日本军队脱身出来?那些军队会干什么呢?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专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