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精选:考点8 诗歌鉴赏(创新版).docVIP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精选:考点8 诗歌鉴赏(创新版).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模拟题精选:考点8 诗歌鉴赏(创新版).doc

考点8 诗歌鉴赏 1、(2010大连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 寒[注] 陈与义 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津津细雨中。 [注]本诗作于宋高宗建元三年,当时南宋朝廷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作者几经逃难,避乱岳州,借居于郡守后园的君子亭,自称“园公”。 (1)本诗第二句中的“怯”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解析】赏析“怯”字的好处,首先要理解诗句的含义。“春寒未了怯园公”正常语序应为“春寒未了园公怯”,由此可知,园公“怯”在春寒。结合注释深入理解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之“怯”还有对国家的忧虑担心之意。 【答案】“怯”字既描绘出漂泊异乡的诗人在春寒未尽时节,对料峭春寒难以忍受的畏惧;也写出了对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的担忧。 (2)三四两句写出了海棠的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第一问,可以抓住三四句中的关键词语,如不惜、独立、津津等,分析得出海棠傲然独立的特点。四句中“细雨”一词比喻朝廷处在风雨乱世中,海棠便是作者自身的写照,在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仍然高傲挺立,不畏艰难的性格。 【答案】 写出了海棠“不惜”损毁胭脂容色,不畏春寒独立于细雨之中的孤高绝俗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在朝廷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勇于在这样艰难的世事中傲然挺立的性格特征。 2、(2010洛阳统考)阅读下面李贺的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 园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的特点就是凝练,因此一个“异”字概括了塞下秋景的特点。解答此题可以通过分析词中的意象特点来理解塞下秋景的特点。 “霜满地”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说明天气的寒冷,塞下的荒凉;“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说明此地声音的烦杂。 【答案】天冷、声杂、城孤。 (2)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塞下荒凉无人,又远离家乡。“羌管悠悠”,哀怨郁结。征夫不能回家与亲人团圆,只能饮浊酒浇愁,吹羌管诉怨。解答此题,我们只要抓住“浊酒一杯家万里”“ 将军白发征夫泪”等体现诗词主题的句子深入理解就行。 【答案】思念家乡可又不甘无功而返的复杂之情。 4、(2010成都模拟)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 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客袖侵霜与烛盘“客袖侵霜与烛盘”,抒写作客他乡的失意情怀。天寒岁暮,秉烛独饮,吊影自伤,更觉寂寞悲凉。“客袖”已见乡思之切,“侵霜”彰显作者孤寒心境,再加上“侵”更增流徙之苦,概括了多年来的游宦生涯,饱含了多少辛酸!寥寥七字,勾勒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干明年谁此凭栏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问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投孤屿 过别枝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溪居 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榜:本指摇船用具。 诗中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生活?请简要说明。 诗中描写了诗人谪居僻野、晓来耕作、夜来行船、放歌楚天的闲散、宁静的隐逸生活。 清代诗人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如何理解诗人的“怨”与 “不怨”?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不逢人全诗表面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一个“幸”字表达了自己的“庆幸”,故言“不怨”;但诗中实际表达了作者谪居时的抑郁之气,“闲依”其实是不能为世所用的无聊赖,“偶似”则表明诗人并非真有隐士的淡泊心境,“来往不逢人”则写出诗人的孤寂。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1)第二联是运用什么手法来写庐山夜色的?这样写具有怎样的

文档评论(0)

亮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