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怎样当农民.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国人怎样当农民.doc

第一部分美国人怎样当农民(1) 陈 颐 2000年夏秋之际,我用近一个月的时间,走遍美国中西部农业区。在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田间,在猪圈、牛棚、马厩里,在美国庄稼人的办公室、库房、粮仓、家中,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不断地了解着美国农民的生存方式。 农业商人:杰克 种稻、养牛、开公司,家有5万亩土地,信奉“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秋日早晨的阳光洒满牧场,我站在牛圈高高的木栏旁,看着杰克和南西夫妇俩骑着两匹枣红色的马,从牧场飞奔归来。杰克是一个现代美国牛仔。“我们每天一大早就要把牛放出去早锻炼,然后再让它们自己散步、休息、吃草。我有500头牛,它们的生活很有规律。今天要给牛打针,注射疫苗。”杰克看着牛群,眼睛里露出自豪的神色。 离开牛圈5分钟的车程,就是杰克的办公室。这里有前台接待员,台子上出售各式牛仔们喜欢用的刀具。像许多美国人一样,杰克有自己的名片。最令人惊奇的是名片上印着种子图案和一行字:“几分耕耘,几分收获。”“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朴实而又简单的人生道理,是农民才能总结出来的。 杰克是一个现代农业商人。他不仅拥有5万亩土地和大群家畜,同时还开办了自己的公司。他送我一本印刷精美的公司介绍画册,封面是从空中拍摄的种植水稻的良田,前言部分印着他和妻子的照片,以及公司对消费者的承诺:“保证向你们提供最优良的水稻品种。”画册中还专门介绍了水稻种子的收割、储存和管理方法。 “美国农民是否都像你一样拥有这样大面积的土地、大批的牲畜以及大型农业机械?这在中国是难以想象的。这一切是否可以说是美国农业的特点?” 55岁的杰克沉稳地回答说:“美国几乎每个农户都有几千亩土地。我们是怎样经营的呢?那就是高投入、大产出。我们的农机设备是从银行贷款购买的,一台拖拉机至少花十几万美元。我平时只雇几个劳力,再加上老婆、女儿也跟着干活,基本上就能做下来了。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上阵收水稻,我那个84岁的老父亲也会开收割机的。” “你一生有没有遇到过比较大的农业损失?当农民会不会破产?” “如果经营得不好,当然会破产,前一天还是地主,一夜之间便会一无所有。1981年我们几乎破产,我是从那时候起开始探索多种经营的方式,不仅种田和养牛,还要经商。我的经商经验是从实践中学到的。我销售的稻种价格比别人的贵一倍,但是销路很好,因为我在质量上把好关。我这样看,当今的农场,无论规模大小,要想增产和增收,首先必须选择必威体育精装版的优良品种。” “一个现代商业农民,他应当具备一些什么样的基本素质?” 他继续解释,“对一切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对必威体育精装版知识的追求,不断地学习,获得信息。美国有许多农业报刊,过去我们通过广播、电视获得农业市场信息,现在只需要在家里通过计算机网络,按按键盘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杰克是一个很风趣的人,他还讲叙了如何追求妻子南西的经过:“我见到她时,她还是个中学数学老师。有一天我把她带到地里,扶上拖拉机,用5分钟的时间教她如何使用,然后我就下地干活去了。没想到,她居然坐在那辆拖拉机的驾驶室里等了我一天;我去接她时,她告诉我不想留在学校当老师了,非常希望留下来当农妇。” 现代棉农:肯尼 拥有6万亩棉田、12台大型棉花收割机,喜欢做棉花期货交易,避免风险。相信现代农民更应当是以利润为导向的生意人。 一架只能乘坐13人的小飞机把我们送到密西西比州。这里是美国最大的棉花产地。今年美国大旱,德州地区37%的棉花已经死亡,全国的棉花损失达到17%。美国的棉农做好了哪些准备?此刻他们最关心什么? 57岁的肯尼是住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棉农,也是美国棉花协会的副主席。我们跟随他走进了一望无际的棉花地。肯尼用手摸着尚未采摘的棉花说:“你们一定会奇怪这些枝秆为什么这样矮小粗壮,这都是为了适应大型棉花采摘机而培育的。” 肯尼一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介绍起自己的家史是很自豪的:“我家世代都是农民,曾祖父有600亩地,以种植蔬菜为主;到了祖父那一辈,有了近2000亩土地,雇用了400个家庭劳动力(那时候,雇人是按家庭计算的);40年代,我父亲最先买了单垅棉花收割机,只用40个家庭劳动力就可以了。美国从50年代开始的全面农业机械化进入棉田后,彻底改变了整个棉花种植和收割的生产过程。我种植了38年的棉花,现在与两个兄弟一起经营6万亩棉田和1.8万亩大豆,我们有12台大型棉花收割机,可以12垅同时收割,我们还有两个棉花轧花厂。平时我们长期雇用15个工人,农忙时再另外加15个,30个人手完全够用了

文档评论(0)

独孤默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