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历史(河北卷)(全解全析).docxVIP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历史(河北卷)(全解全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1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河北卷)

历史·全解全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单选题

1.下图为考古发现的北方某些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包括陕北、晋北、内蒙古中南部等地区,其遗址大多有石砌城墙保护,且分布在河谷断崖上,形成时间正好与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时期(距今约8000—3000年)相吻合。据此推知,这一时期该区域(???)

A.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 B.华夏认同观念已然形成

C.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 D.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有限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8000—3000年(中国)。据材料可知,图中呈现的北方原始社会文化区域分布在农牧交错地带,其形成时间与气候温暖期相吻合,气候变暖推动了交错带地区的农业革命,为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早期农耕文明得到发展,C项正确。“生活呈现居无定所特征”与材料时间信息“距今约8000-3000年”不符,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项;材料所呈现的北方原始社会文化区域的文明具有相似的特征,反映出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频繁,排除D项。故选C项。

2.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礼乐制度日益崩坏 B.民族交融不断发展

C.周朝统治范围扩大 D.青铜文化趋向成熟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晚期至西周中期(中国)。根据材料“商晚期至西周中期,青铜罍(盛酒礼器)在中原地区盛行。春秋战国时期,该礼器在内蒙古、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四川等华夏边缘地区的政权中广泛存在,并成为一些族群的标志。”可知,青铜罍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可见当时不同民族间存在交流,民族交融不断发展,B项正确;材料未出现僭越的现象,无法得出礼乐制度日益崩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周朝的统治区域,无法得出周朝统治范围不断扩大,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青铜礼器的传播,不能直接等同于青铜文化趋向成熟,排除D项。故选B项。

3.《汉官仪》记载,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类似“年终奖”),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这一做法易导致(???)

A.世家大族势力膨胀 B.高官贵胄贪腐成风

C.社会等级秩序崩溃 D.阶级矛盾走向激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东汉时期,百官在每年年尾会获得一笔‘腊赐’,其中大将军、三公能得到钱20万(一说3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几乎相当于他们一年的官俸。”可知,体现了东汉时期大将军、三公等高官的政治影响力较大,此作法容易导致世家大族势力的膨胀,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高官贵胄贪腐成风的现象,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等级秩序崩溃的信息,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影响力,未涉及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激化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A项。

4.下图为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这一演变(???)

A.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 B.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调整优化了经济结构 D.促进了南北经济的均衡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后期(中国)。根据材料“唐后期税收收入结构演化示意图”可知,唐朝后期,两税钱的收入占比在减少,但仍是占一半以上,青苗钱基本保持不变,榷酒钱和榷盐钱占比在逐步的增加,酒税和盐税的收入占比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抑制了藩镇割据的恶化,“抑制了”一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收入占比,无法判定经济结构的变化,以及南北经济均衡,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

5.宋初,儒家学者认为礼源于俗,故从俗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循礼。而程颐认为从俗需要符合义理,若不害义理,即可从俗。如拜扫之礼,有人问其何据,程颐曰:“此礼古无,但缘习俗,然不害义理。”程颐的这一解释(????)

A.突出了义理

文档评论(0)

为梦奔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