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分析和总结.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报告题目电子自旋共振实验及结论一实验目的1探索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比较电子自旋共振与核磁共振各具特点二实验设备通过使用FIDESRC型微波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进行测试,可获取样品的ESR吸收到谱线三实验步骤1将样品置于微波激发器,设置适当的频率2使用磁铁系统将样品固定,同时启动微波激励器并保持同步3当样品处于最大激发强度时停止微波激励器,并使用磁铁系统从下向上移动样品,使样品在最大激发强度时再次开启微波激励器4

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和掌握各个微波波导器件的功能和调节方法。

了解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比较电子自旋共振与核磁共振各自的特点。

观察在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现象,测量DPPH样品自由基中电子的朗德因子。

理解谐振腔中TE

10

波形成驻波的情况,调节样品腔长,测量不同的共振点,确定波导波长。

根据DPPH样品的谱线宽度,估算样品的横向弛豫时间。

【实验仪器】

FD-ESR-C型微波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双踪示波器

【实验原理】

概述:电子自旋的概念是Pauli在1924年首先提出的。1925年,S.A.Goudsmit和G.Uhlenbeck用它来解释某种元素的光谱精细结构获得成功。Stern和Ger1aok也以实验直接证明了电子自旋磁矩的存在。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SpinResonance)缩写为ESR,又称顺磁共振(缩写为EPR,ParamagneticResonance)。它是指处于恒定磁场中的电子自旋磁矩在射频电磁场作用下发生的一种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现象。这种共振跃迁现象只能发生在原子的固有磁矩不为零的顺磁材料中,称为电子顺磁共振。1944年由前苏联的柴伏依斯基首先发现。它与核磁共振(NMR)现象十分相似,所以1945年Purcell、Paund、Bloch和Hanson等人提出的NMR实验技术后来也被用来观测ESR现象。

ESR己成功地被应用于顺磁物质的研究,目前它在化学、物理、生物和医学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发现过渡族元素的离子、研究半导体中的杂质和缺陷、离子晶体的结构、金属和半导体中电子交换的速度以及导电电子的性质等。所以,ESR是一种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技术。

ESR的研究对象是具有不成对电子的物质,如(1)具有奇数个电子的原子,象氢原子;(2)内电子壳层未被充满的离子,如过渡族元素的离子;(3)具有奇数个电子的分子,如NO;(4)某些虽不

含奇数个电子,但总角动量不为零的分子,如O2;(5)在反应过程中或物质因受辐射作用产生的自由基;(6)金属半导体中的未成对电子等等,通过对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研究,即可得到有关分子、

原子或离子中未偶电子的状态及其周围环境方面的信息,从而得到有关的物理结构和化学键方面的知识。

用电子自旋共振方法研究未成对的电子,可以获得其它方法不能得到或不能准确得到的数据。

如电子所在的位置,游离基所占的百分数等等。一、仪器简介

FD-ESR-C型微波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装置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磁铁系统、微波系统、实验主机系统。它主要用来测量DPPH样品的ESR吸收谱线,测量g因子,并分析微波系统的特性。如图1所示。

-

-PAGE10-

图1FD-ESR-C型微波段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

FD-ESR-C型微波电子自旋共振实验仪技术指标:

短路活塞 调节范围 0-65mm

样品管外径 4.8mm

微波频率计测量范围8.2GHz-12.4GHz 分辨率0.005GHz

数字式高斯计测量范围0-2T分辨率0.0001T

5.波导规格:BJ-100(波导内尺寸:22.86mm×10.16mm)

二、注意事项

磁极间隙在仪器出厂前已经调整好,实验时最好不要自行调节,以免偏离共振磁场过大。

保护好高斯计探头,避免弯折、挤压。

励磁电流要缓慢调整,同时仔细注意波形变化,才能辨认出共振吸收峰。三、实验原理

实验样品

本实验测量的标准样品为含有自由基的有机物DPPH(Di-phenyl-picryl-Hydrazyl),称为二苯基

苦酸基联氨,分子式为(CH) N NCH(NO) ,结构式如图2所示。

6 52 6 2 23

图2DPPH的分子结构式

它的第二个N原子少了一个共价键,有一个未偶电子,或者说一个未配对的“自由电子”,是一个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对于这种自由电子,它只有自旋角动量而没有轨道角动量。或者说它的轨道角动量完全猝灭了。所以在实验中能够容易地观察到电子自旋共振现象。由于DPPH中的“自由电子”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其g因子标准值为2.0036,标准线宽为2.7×10-4T。

电子自旋共振(ESR)与核磁共振(NMR)的比较。

电子自旋共振(ESR)和核磁共振(NMR)分别研究未偶电子和磁性核塞曼能级间的共振跃迁,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如共振与共振条件的经典处理,量子力学描述、弛豫理论

及描述宏观磁化矢量的唯象布洛赫方程等。

由于玻尔磁子和核磁子之比等于质子质量和电子质量之比1836.152710(37)(1986年国际推荐值),因此,在相同磁场下核塞曼能级裂距较电子塞曼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