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教案.ppt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沁园春长沙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三、教学目标

五、教法与学法

4

6

二、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2

目录

1

3

5

《沁园春·长沙》是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属于青春情怀主题,及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教学中我们应紧扣青春主题,以高中第一课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角度去体悟文中的青春力量,以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和更有力的青春感召

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时代背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新生,他们对于诗歌的学习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还不够熟悉

同时,由于时代的变迁和语境的不同,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品析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主旨,掌握诗歌的语言特点

同时,还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词中的意象和意境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水平

01

02

2、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1、理解并欣赏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01

02

难点:体会意境特点,理解诗歌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特点

重点:体会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01

02

学法:朗读法、小组讨论法

教法: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1、导入

金秋九月,你们带着新时代青年的蓬勃朝气,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而来,在这里开启了人生的青春之旅。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感受人民领袖的青春理想和远大报负

2、缘景明情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诗人立像以尽意。——《易传》

我们来朗读一下上阙写景的部分,接着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沁园春·长沙》上阙写景的部分有哪些意象?请同学们找一找特别有表现力的词语并加以分析

明确

意象:山、林、江、舸、鹰、鱼

意象的描写体现匠心:远近结合,俯仰结合,动静结合,色彩浓烈,用词精妙、形象

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万、层、漫、百、遍、尽、透、争、击

万层——写出群山叠嶂、层峰连绵之态

漫——写出了江水满溢之状

百——勾画出一幅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小结】这些用词给人浩大开阔的视野,暗示诗人博大的胸怀——万物都在我心中

遍——绘出万山红得彻底

尽——尽显层林色彩的浓艳

透——极言江水清澈碧绿

【小结】山川的红,层林的秋色、江水的澄碧,诗人所选景物的颜色是如此的浓烈、繁艳、鲜明、夺目,为读者勾画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将诗人振奋、激动、豪迈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NEXT

争——写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尽显雄鹰展翅,翱翔天际的矫健姿态、昂扬气度:如此的苍劲、有力

2.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按照怎样顺序来描绘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远近结合,仰俯结合,动静结合

①远近结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远景,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为近景

②仰俯结合: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仰一俯,仰俯结合

③动静结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为静态之景,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为动态之景

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

古人说:立象尽意。诗词往往以形象取胜,借助形象传达丰富、含蓄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如何通过作品的景语理解情语,则需要从意象入手,把握并体会意象的特点,进而联想和想象由若干意象组成的一幅画面,感受由其营造出来的意境,借此揣摩作者的情感和作品的思想内容

3、披文入情

下阙诗人塑造了什么样的同学少年形象?

明确

(1)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青春年少

才华横溢

(2)书生意气,挥斤方遒――热情奔放

豪情满怀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激浊扬清

蔑视权贵

(4)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激流勇进

甘为中流砥柱

总结:这些场景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毛泽东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同学少年一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世界,创造新天地的战斗精神

4、课堂总结:上阕看统领的7句是借景抒情——独立寒秋,却描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乐观、积极、气度不凡的诗人;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激情昂扬,我们看到的是一群志同道合、肩扛国家大义的斗士

5、作业布置

1.背诵并用楷书默写《沁园春·长沙》

2.阅读《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著),进一步了解毛泽东青年时期的革命经历,深切感受革命领袖的青春理想和远大报负

演讲完毕感谢聆听

汇报人:XXX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4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