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docx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页共NUMPAGES页

踏遍青山人未老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涮了我们的帐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登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怀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着丰富的宝藏……这首《勘探队员之歌》已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不熟悉地质生活的人,只要一听到这首歌,便可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地质队员餐风露宿、跋山涉水的艰辛,探索地球奥秘、为国献宝的荣耀。现在就请我们一起走进荒山野林、茫茫戈壁、巍巍高原,探访颇具神秘感的地质队员朋友们。为防止野兽侵袭,刘少奇曾指示为地质队员配猎枪,并把伏罗西洛夫元帅送他的猎枪转送给地质队员xx的钨矿全聚集在赣南,这里黑钨产量占全世界的60%。赣南咳嗽一声,伦敦的钨价就得抖一抖。因为世界钨都在赣南。邓小平有句诗: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xx就是“重稀土之乡”。xx德兴铜矿亚洲第一大铜矿。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核原料来自xx,这里有全国开发最大最早的铀矿田。还有xx的钽铌矿也在全国独树一帜。钨、铜、铀、稀土、稀有五种矿产在xx这片红土地上号称“五朵金花”。这些盛开的金花,是几代地质队员用青春和血汗浇灌出来的。一望无边的崇山峻岭便是地质队们的战场。罗盘、铁锤、放大镜是他们手中的三件宝。他们逢山翻山,逢水涉水,追逐地质现象。靠的就是地质队员的两条腿,连李四光在庐山考察冰川都全是步行。这条件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笔者自己就是位老地质。先讲吃,中饭都是自带到山上的。但饭盒硬是不敢放在地下、挂在树上,否则一支烟的工夫,里边全是蚂蚁。有时为了观察一个地层,忘了饭盒。打开一看,黑黑的一片,让人汗毛直竖。没办法,蚂蚁也得吃下去,那时粮食紧张啊,用筷子敲一会饭盒,大部分就会跑走,没跑的,也就把它当成腌菜吞下去了。哪有开水喝,只能喝山水。冷、生、无规律,胃病是地质队员第一大职业病。其次是关节炎,上身汗透,下身湿透,几乎天天如此。山里的露水多,膝盖以下就没干过。遇到溪水要趟,遇到暴雨躲不过,一个月内当几次落汤鸡,太正常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在“老地质”中进行过身体普查,95%的人患有关节炎。还有一种铀矿工作者才会有的职业病,他们长期接触放射性源,血液、神经、肌肉连性功能和生殖功能都会发生严重变化,但是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原子弹升天,他们无怨无悔。100多年就发现了,那时在山上就能捡到钨矿石,后来就要向深处进军了。五十年代初,安全防护差,安全意识也差,窿道内打风钻不带水,尘土飞扬。工作面上的风钻工、采样工,有人连口罩都不带,只一二年,这些人的肺就全变硬了,这就是不可治愈的矽肺病。此病到了第三期,只能告吊氧气了。离开氧气就窒息,痛苦得生不如死。一位专门研究矽肺病的医生告诉我,病变的肺坚硬得如石头,连锤子也打不碎。这些钻工寿命才二三十岁,有些钨矿边有寡妇村之称。这些工人付出的代价太沉重,不仅仅是生命。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好了,一律打水钻,一律戴双层口罩,这是铁的安全纪律。无论在地质队还是钨矿山,矽肺病已经绝迹。地质队安全问题主要来自钻机上。地勘单位安全工作有专人抓,但个别年青人,就是不听,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有位姓曹的青年,不系安全带从钻塔上掉下来,虽然捡了条命,但胸骨、椎骨都摔断了。安全员就让他现身说法,教育那些不信“邪”的人,起到特殊的安全教育效果。在野外常被野兽伤害,是几十年前的事了。1957年,刘少奇就指示为地质队员配猎枪,并把伏罗西洛夫元帅送他的猎枪转送给地质队员。如今野兽少了,老虎绝迹了,野猪比较讨厌,但它不主动攻击。只有毒蛇和毒蜂威胁最大。每年都有被咬伤的人。2005年,赣西北队一位工程师在景德镇的一个山里找矿被毒蛇咬伤,据说这种蛇一毫克毒液可至10头牛于死地。不到两分钟,他的腿就肿起来,队友们把他背到山下一个小村里,村民们为这位地质队员用嘴吸毒,后又用手扶拖拉机把他送到公路,到景德镇已经重度昏迷,经过紧急处理后,由市长命令直接调车送九江。从村民到市长,奏响了一曲“蛇口夺命”的战歌。如今这位地质队员已痊愈,又战斗在山野,为勘查景德镇的瓷土资源作贡献。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的三位同志在找矿途中遭遇风暴,迷失了方向,竟活活地在大漠中渴死了1994年5月19日,新疆第一地质大队七分队队长姜立丰深感无奈。出队时还是阳光灿烂,刚到工地,迎接他们的是上不见天下不见路的大风。满眼是沙子,满耳是风声,衣服里,头发里,牙缝里,袜子里,甚至裤档里吹的都是沙子。这里是天山山脉的南端,是百里风区的风口。是和塔克拉马干沙漠肩膀挨着肩膀的大戈壁。这里的自然环境是地球上最恐怖地区之一。一位维族老人说,风沙可以把人埋住,一年十年甚至百年,人就成了干枯的木乃伊,他就挖出过木乃伊。新疆一队的地质队员早就领教过风沙的威力。那是1977年——队上的二名汽车驾驶员在戈壁滩遭遇风沙袭击,两个人被甩出驾驶室后,找不到人了。第三天队里出动人马后才把他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21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031032000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