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处世教案-粤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立身处世》教案

作者:李建辉

教学目的积累文言词语,重点掌握“志”“夺”等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能够正确理解孔子对人生的“规划”,

理解《论语》在“立身处世”方面的基本观点;

学习解读“论语”的“空白”。

第一课时(年月日星期二)

内容解题串讲课文第一第二节。

步骤

一导入,由口头作文引入到人的内心修养话题上来。

二解题,讨论如下:

“立身”字面意思什么?深沉含义又是什么?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使身立”,(使动用法),也就是说让自己站稳;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内心的矛盾,也就是如何认识自我,超越自我的意思。

“处世”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又有什么深沉含义?

明确:字面意思就是“处于世”,(省略介词),也就是说,在社会上生活;其深沉含义就是要解决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正确认识人生和社会,寻求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那么“立身”与“处世”是什么关系?

明确:如果说“立身”就是“修身”的话,那么,“处世”就是“齐家平天下”;也就是说,“立身”是前提基础,“处世”是目的。

三串讲第一节,先快速地口译原文,用投影展示原文与译文;讨论如下:

这段话是孔子自己人生的规划还是人生的总结?为什么?

(明确:这是孔子人生的总结,因为他说此话时已经是人到晚年了,也只有饱经人生沧桑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的总结;当然对于我们来说,这确实是很好的人生规划。)

孔子说他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学习,那么十五岁之前干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说呢?

(明确:既然十五岁才开始“专心致志”地学习,那么这之前应该是随性而学,让人充分享受童年的无拘无束的玩耍游戏,在游戏中学习,让儿童天真的好奇心得到保护。这说明孔子其实并非像我们那些新儒家那么“功利”,逼着儿童去背什么经典,过早地把成人的“功利”压在儿童头上,来扼杀他们的天性。可见今天那些叫嚷弘扬“传统”的人其实恰恰是悖“传统”而行的。)

孔子说三十而立,那么这个“立”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个“立”含义就是“独立”“创立”,不但是指经济上人格的上的独立,而且还应该指学业上思想的创新。)

“不惑”注释里说是不迷惑的意思,这还不够明确,如果用今天的话来说,这个“惑”其实应该指什么(用“惑”组一个词)?为什么?

(明确:可以组成“诱惑”一词;因为这就意味着,独立之后的人走向生活,走向社会,社会生活中还充满着各种各样的诱惑,也就是说,人在三十岁后,四十岁前这一段时创业阶段也许会因为不能很清醒的辨别事理,难免被“诱惑”而犯错误,遭致失败,但这可以为今后的成功积累经验教训,所以到了四十岁后,凭着丰富的社会人生的经验,就不会再被迷惑,做到通达事理了。)

“知天命”是什么意思?这个“知”和前面的“不惑”有什么关系?

(明确:“知天命”的含义就是“理解人生命运社会规律”;“知”与前文的“不惑”是顺接关系,如果说“不惑”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的话,那么“知”便悟出了许多社会的理性知识;作为两种人生境界来说,“知天命”的境界自然高于“不惑”。)

“耳顺”表面上看,是说人到了六十,对各种言论对能泰然处之,而实际上是说这个时候的人的什么?

(明确:实际上是说这个人的修养到了一个炉火纯青的境界,无论别人激情地褒扬还是恶意地贬斥,都能从容镇定听得进容得下,既不沾沾自喜,陶醉在别人的甜言蜜语中,也不会妄自菲薄,哀怨于别人的流言蜚语。)

“从心所欲,不逾规”是一种什么境界?

(明确:这是一个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境界;自由可以说就是“从心所欲”,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这时你“心欲”所“想”当然应该符合自然规律的,也就是在“规矩”范围之内。)

四,串讲第二节,快速口译原文,用投影展示原文译文,讨论如下:

这一节里所说的“志”与上一节中的“志”有什么异同?

(明确:这节“志”的含义是“志向”“理想愿望”,上节中的志是“专心致志”,“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竭尽全力”的意思。)

孔子的两个学生在此谈自己的志向,他们各自的志向是什么?。

(明确:子路说,有好车好衣就与朋友共享,即使用破了也不遗憾,是一种与民同乐的志向;而颜渊说,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也不邀功,是把提高自身修养当作一种理想。他们前者似乎重在“处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后者重在“立身”,追求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对于这样两个学生,你更认同哪位?。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认同谁只要说出理由就行。本人更认同子路,因为这个人率直,而且豪爽有义气,而颜渊看似谦恭,但谦恭的话语中似乎还隐含着对同学的冷嘲热讽,给人感觉有点阴阳怪气的味道。)

孔子的理想是什么?他这个理想好不好?在当时条件下能否实现?对今天社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明确:孔子的理想就是让老人们无忧无虑安度幸福的晚

文档评论(0)

180****4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