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打包19套)-人教课标版10.doc

2017-2018年高中语文必修二学案(打包19套)-人教课标版10.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

毛笔受到了冷落,人们怕它,人们无法驾驭它桀骜不驯的性格,它的奔放,它的豪迈。是呀,写字并不是零乱随意的涂鸦,写字是在写生命,一笔一画间,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虔诚礼赞,抑扬顿挫的笔法,是笔者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柔软的笔触与粗糙的纸面所碰撞出的激情,那是笔者内心深处灵魂的呐喊。书法所呈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优雅悦目的线条艺术,书法的背后还蕴含着神意和主愿。

美字体

赏美文

书法情缘

上至远古时代,下至时下今日,中华民族的书法史,走过了一条漫长、曲折而又日趋完美、坎坷不平但荣光无限的光辉历程,其光彩夺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为世人所敬仰。

作为中华儿女,我为之一生骄傲而自豪。

书法,是一门至高至上的线条造型艺术再现。诸子百体,名人大家,或篆或隶或楷或行或草,或婉约,或奔放,清新中透出灵动,灵动中藏有睿智,睿智中显特质,睿智中见大气。无声的线条,张扬的是不拘一格、别开生面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正所谓字如其人一般直观而显性。

少时,喜欢看庄上老学究挥毫泼墨、一气呵成的淋漓酣畅的书法墨宝,心里特痒痒的,总想也一试身手,小试牛刀。当然,更多的是赞叹和神往。沉醉不知归路的我,对书法一直情有独钟。茶余饭后,练习和欣赏书法也就成了我最大的乐趣之一。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对书法有点灵性和悟性吧,抑或是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未经响鼓重锤,虽偶获天成,我的书法作品倒也自成一家、独具风格,每每为亲朋好友和同仁所欣赏和喜好。抱着试试看的平和心态,我寄出的几幅软硬笔书法作品,居然在区、市级也偶有获奖,小有所获。遗憾的是,我没能一直坚持走下去,但这么多年来,我与书法早已成莫逆之交,割舍不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如止水,勤耕不辍是每一个书法人必经的华山一条道。任何浮躁、功利、世俗都是肤浅而苍白无力的,是对书法艺术的一种莫大的亵渎和玷污。

闲暇之余,泡上一杯浓茶,静品浓茶苦口的余香,徜徉于颜筋柳骨的碑帖殿堂,与怀素大师零距离交心对话,同书圣羲之讨教运笔的真谛,感受毛公的大气磅礴和荡气回肠,聆听书家的一叶总关情的心声,其情其景,妙不可言,秉烛夜游,流连忘返!

每次外出,欣赏文人墨宝也就成为我乐此不疲、津津乐道的必修功课之一。

突然想起泰戈尔经典而传世的一句话:天空未出现飞鸟的踪迹,我已飞过!带着一颗淡然的心上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正德厚生,臻于至善,我心无悔!

【课内挖掘】

.仰观宇宙,俯察品类,恣情天地之间,放浪形骸之外。您用一支短竹将中华的筋骨与神奇定格方寸之上,醉卧兰亭,醒叹世事;您用一篇短序将人生的脉络与真谛陈置于字句之间。兰亭虽已矣,但永不逝去的是《兰亭集序》中最豪迈的一次舞动。您也为自己写下了华丽的篇章。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定格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您,就是方寸展人生的一代书圣王羲之。

.诗人以诗为乐,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足以体现这一点。做禊事时,志同道合的老少诗人聚在兰亭。这里天气晴朗,空气清新,环境更是幽美,但却没有“丝竹管弦之盛”,又何以为乐呢?凭“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达到了“信可乐也”的境界,足可见作诗是诗人引以为乐的趣事。通过景与事,感悟生命的短暂,体会到古人“死生亦大矣”的观念。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极地看待人生,他能做到欢乐有终,体现了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暮春之初,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在莺飞草长的季节,兰亭边的小溪,荡漾着诗意的涟漪,飘荡着书法的粗犷。圣地会稽,诗文相遇,墨香飘逸,竹林葱郁,溪水汩汩,把酒临风,赋彩天地。只是俯仰之间,一切皆为陈迹,而你,在用一生的心血书写自己。从小就拿住毛笔,为自己书写华丽的篇章,先是墨池,而后墨溪,无数次洗笔之后狂草的墨迹,终于形成。风雨凄凄,世相迷离,锦绣河山,胸中耸立,《兰亭集序》成了一代书法家的心迹。

[运用角度]这些材料可用于“人生”“生死”“心境”“挫折”等相关的话题作文中。

【课外运用】

示例一:

总是要面对死亡的,任何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不可抗拒,因而个体生命在它面前是如此渺小而脆弱。因此,谁都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林语堂说“能见到死亡的人也能见到人类喜剧的意识,于是他很迅速地变成诗人了”。王羲之和陶渊明都是这样的诗人。他们深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个“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唯望“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一个“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忘生死,轻成败,是基于对生命本质和人生真谛的感悟。因而他们对有限的生命更是倍加珍惜。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中书写出生命价值的箴言。

示例二:

王羲之和陶渊明都生活在社会风气与自己不和的年代,当时官场黑暗腐朽,许多人追求功名利禄,他们作为当时优秀的知识分子,做出的选择却不一样。《兰亭集序

文档评论(0)

177****57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