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1837.pdfVIP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1837.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成。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2)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赤壁怀古》)

(3)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梦

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答案】①.艰难苦恨繁霜鬓②.樯橹灰飞烟灭③.念奴娇④.千岩万转路不定⑤.迷花倚

石忽已暝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鬓”“樯橹”“娇”“倚”“暝”。

2.按要求选择。

(1)小明独自居家学习期间,经常一边想着学习,一边想着游戏。他想选一则座右铭来警诫自己,

下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A.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

B.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D.群居不倚,独立不惧。

(2)下面的选项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们是不是也因之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

②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

③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④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

⑤这一点,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

A.①⑤④②③B.⑤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⑤③D.②④⑤③①

1

【答案】(1)C(2)D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的能力。

A.“善治人者,能自治者也”是说“善于统治别人人,能够管理好自己”。强调治理国家的人,首先应当

善于“自治”,否则便治理不好国家。与题干的语境不符合。

B.“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是说“是由于内外不一致,心与手不相适应,没有学习的过错”。

与题干的语境不符合。

C.“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是说“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

声音而听清楚”。强调做事要专心,与题干的语境符合。

D.“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是说“(竹子)丛生时互不倚靠,独立时也无惧色”,可以联想到人们与人相

处和独处的原则,与题干的语境不符合。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句子衔接排序的能力。

④说的是②中所指的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的含义,所以②后面接④;第⑤句中“这一点”

应该承接上文,不应该置于句首,据以上分析排除B;

由①句中的“因之”可知,①不应该放在句首,排除AC;

第⑤句中“依我们上面所说的,还是不太能自圆其说”与第③句“至多是说,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

知识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呈递进关系,先⑤③,且放在②④后面。

故选D。

二、阅读70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①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有

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种“礼”之中。从《礼

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些规范成

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

②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三才章》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

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矩。

2

③“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简·成

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君臣、

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才能治

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

④“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

文档评论(0)

3439069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一线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