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1:世界古代史知识回顾(解析版).doc

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1:世界古代史知识回顾(解析版).doc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上册期末冲刺1:世界古代史知识回顾(解析版)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4.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5.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6.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7、识记基督教的相关知识,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8、以法兰克王国为例,了解西欧封建制度的产生。

9、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0、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的兴起,了解城市兴起产生的影响。

11、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趣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3.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4.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基础知识】

1、世界古代史综述

2、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考点一古代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

2)古埃及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古埃及初步统一→公元前18世纪图特摩斯三世统治强盛时期,地跨亚非两洲→公元前525年被波斯灭亡→被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占领

3)古埃及文明成就: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解剖医学)。

4)评价金字塔:积极: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消极:是法老残酷奴役埃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

2.法老的统治

(1)最高统治者: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2)王权衰落:胡夫金字塔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考点二古代两河流域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发展历程:公元前3500年出现小国(苏美尔人)→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公元前19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完成统一→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3)文明成就: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和阴历,60进位制计数法,《汉谟拉比法典》,新巴比伦王国修建的空中花园。

2.《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等级严格: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奴隶制发达;家庭奴隶制为一大特征;商品经济活跃:对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作出规定

(3)影响:《?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考点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发源地: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发展历程:公元前23世纪到前18世纪印度河流域出现早期文明:哈拉帕、摩亨佐?达罗遗址→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建国→公元前324年—前187年孔雀王朝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3)文明成就:阿拉伯数字,佛教。

2.种姓制度

(1)内容

产生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内容

第一等级

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最卑贱

“不可接触者”——贱民:四个等级之外,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特点

(1)种姓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

(2)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2)实质: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3.佛教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

(1)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2)宣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信仰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的

传播

(1)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2)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3)佛教往南经锡兰(今斯里兰卡),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影响

适应了当时其他种姓反对婆罗门特权的要求,同时吸引了受压迫的下层民众,因此在印度社会迅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8****74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