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中职高一《中国历史》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第27课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中职高一《中国历史》同步(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课

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

(1)背景:

①文革结束后,左倾错误仍然存在,党和国家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②1978.5,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③指导思想:邓小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2)内容:

①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②重新确立党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恢复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③审查解决历史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2.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32年来的历史,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打下重要的思想基础。

4.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二、改革开放进程

1.探索阶段(1978-1992年):改变原有体制的弊端

(1)农村改革(1978年12月开始于安徽四川,由地方到中央)

①背景:人民公社体制严重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措施: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体制,改社建乡

③作用:农业发展,农民收入增加。;二、改革开放进程

1.探索阶段(1978-1992年):改变原有体制的弊端

(2)城市改革(1984年全面展开,中心:增强企业活力)

①背景:原有体制的弊端(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②措施: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

③作用:调动工人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二、改革开放进程

1.探索阶段(1978-1992年)改变原有体制的弊端

(3)对外开放:

①1980,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②1984,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4)理论总结:

①十二大:1982年,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十三大: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三年战略。;2.深化阶段(1992年-21世纪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改革:

①理论基础: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

②确立目标:十四大,1992年,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推进国企改革:建立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十四届三中全会)

④推进财税、外贸、外汇、价格、住房、社保等方面的体制改革。;(2)开放:

①建立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②2000年后,形成“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③2001年12月,加入世贸组织,深层次参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3.稳步推进:

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2.含义:一个中国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3.实践: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中国先后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4.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

(2)1992.11,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993.4,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会谈,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4)2005.3,《反分裂国家法》,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

(5)2015.11.7,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一、伟大的历史转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平反冤假错案

3.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二、改革开放进程

1.开始实施

2.逐步深化

3.稳步推进

三、“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当堂检测12’;3.1986年,美国可口可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理理理理理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写字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