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文化资源与乡村社会治理:以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为例.pdf-刘锋 靳志华 徐英迪-2018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合作推广
©本内容由知传链提供

地方文化资源与乡村社会治理:以贵州清水江流域苗族为例.pdf-刘锋 靳志华 徐英迪-2018年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 1、本内容来自版权合作机构,您在本站购买的阅读使用权仅限于您本人阅读使用,您不得/不能给任何第三方使用,由此造成的一切相关后果本平台保留向您追偿索赔的权利!版权所有,后果自负!
  2. 2、本文档为正版电子图书,虚拟物品付费之后概不接收任何理由退款。
查看更多
苗族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宏富,其社会治理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现代社会治理与传统社会治理方式只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从善借鉴,就会形成彼此承认、互相为用、共生其长的生态关系。社会治理是多元主体的公共权益的公平正义之回归过程,而治理的基点是对不同文化脉络的深入认知及其价值的遵循。本书将治理的理念、技术与文化资源结合分析,从民族地区文化资源中探寻不同社会治理的切实路径。

前言每一个社会都是有序的组织,这个有序受其文化规制,它将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置于一个因互相竞争而又不失范的社会体系之中,协调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差异;它既尊重和保护个体利益的多样化诉求,同时又强调利益获取的合理化和规范化,并作为人类共同体的生存制度而存在。贵州清水江苗族的乡土社会与中原腹地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存环境。如在该地区,“议榔”是由不同宗的家族组成的地域村寨组织。苗族的寨老、理老、“鼓藏头”、族老、地区性的“方老”都是根据“议榔规约”来维持生产、生活的社会秩序,或以“议榔”的形式合众一致、共同对外。这一组织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苗族基层社会之中。当地苗族精英分子既有本民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知传链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22222403MA16M69T2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