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多数MG患者药物治疗有效 重症患者常死于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预后 气管切开无菌操作护理 雾化吸入, 及时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肌麻痹 立即气管切开 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 防止并发症(肺不张, 肺感染等是抢救成功关键 7. 危象的处理 治 疗 概 述 临床特征 部分全身骨骼肌易疲劳, 呈波动性 肌无力特点: 活动后加重, 休息和胆碱酯酶抑制剂 治疗后减轻, 晨轻暮重 乙酰胆碱的代谢 胆碱 胆碱乙酰化酶 ATP 结合型 乙酰胆碱 胆碱酯酶 神经冲动 胆碱 乙酸 乙酰 辅酶A 乙酰胆碱的合成与储存在运动神经末梢内进行. 当兴奋传导到运动神经末梢时, 乙酰胆碱的释放. 乙酰胆碱受体的量和敏感性. 正常 MG 病因发病机制 人群发病率8~20/10万,南方较高 患病率约50/10万 20~40岁常见, 40岁女性患病率为男性2~3倍,中年以上发病者以男性居多 胸腺瘤: 50~60岁MG患者多见, 10岁以下患者占MG患者的10%,家族性病例少见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 任何年龄,出生后数个月至70~80岁, 但有两个年龄高峰期: 20~40岁常见, 40岁女性患病率为男性2~3倍, 40~60岁,男性多见,多合并胸腺瘤 发病\加重诱因 感染\妊娠\月经前常, 精神创伤, 过度疲劳 估计我国约有 60万MG病人 谢谢您的聆听! *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 4. AChR-Ab测定 85%~90%的全身型, 50%~60%单纯 眼肌型MG患者AChR-Ab滴度增高 但抗体水平可与临床状况不平行 诊断 可发现胸腺瘤 40岁以上患者常见 5. 胸部X线 CT平扫 辅助检查 胸部CT (纵隔窗) 胸腺瘤 可疑病例可通过下述检查确诊 重复活动后受累肌肉 肌无力明显加重 AChR-Ab滴度测定 诊断 AChR-Ab增高敏感性 88%, 特异性99% 但正常不能排除诊断 疲劳试验(Jolly试验) 诊断 (1) MG与Lambert-Eaton肌无力综合征鉴别要点 MG Lambert-Eaton综合征 病变性质及部位 自身免疫病, 突触后膜AChR病变导致NMJ传递障碍 自身免疫病, 累及胆碱能突触前膜电压依赖性钙通道 患者性别 女性居多 男性居多 伴发疾病 其他自身免疫病 癌症, 如肺癌 临床特点 眼外肌、延髓肌受累, 全身性骨骼肌波动性肌无力, 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晨轻暮重 四肢肌无力为主, 下肢症状重, 脑神经支配肌不受累或轻 疲劳试验 (+) 短暂用力后肌力增强、持续收缩后又呈病态疲劳是特征性表现 Tensilon试验 (+) 可呈(+), 但不明显 低频\高频重复电刺激 波幅均降低, 低频更明显 低频使波幅降低,高频可使波幅增高 血清AChR-Ab水平 增高 不增高 鉴别诊断 明确的病史 新斯的明腾喜龙也可改善症状 (2) 肉毒杆菌有机磷中毒\蛇咬伤引起NMJ传递障碍 鉴别诊断 (3) 其他肌无力 肌萎缩侧索硬化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延髓麻痹、甲亢神经症引起 治疗 M G 胆碱酯酶抑制剂 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胸腺治疗 (手术、放射) 免疫 球蛋白 血浆 置换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目标 MG患者的发病年龄大多在社会活动性高峰年代,因此,治疗目标应该是: 使眼症状、四肢肌无力、吞咽困难及呼吸困难的诱导缓解 预防上述症状的复发 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 治疗 MG治疗的基本指南 治疗的主要靶器官是胸腺 针对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 以根治性免疫疗法为中心,长期抑制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产生为目标(免疫抑制治疗) 将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短期清除(血浆交换疗法) 恢复突触传递功能辅助药应用(抗乙酰胆碱酯酶药) 对胸腺异常者行胸腺切除术 治疗 1. 抗胆碱酯酶药 可改善症状, 不能影响病程 治疗 适用症:除胆碱能危象以外的所有MG病人。 作用机制:通过使乙酰胆碱降解减慢增加接头处的乙酰胆碱的量,增加乙酰胆碱结合受体的机会。 副作用 M(毒蕈碱)胆碱作用:纯属副作用,重者可以有心跳骤停、血压下降。在治疗过程中,宜用M胆碱能的拮抗剂如阿托品。 N(烟碱)胆碱作用:用量适当时,对MG起治疗作用,增加肌力;过量时,轻者表现为肌束震颤,重者可因脑内胆碱能神经元持续去极化阻滞而致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腹痛, 腹泻, 恶心, 呕吐, 流涎, 支气管 分泌物增多, 流泪, 瞳孔缩小出汗等 毒蕈碱样副作用 预先用阿托品0.4m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