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河涵洞式渡槽砼裂缝防治新材料应用汇报材料.ppt

潦河涵洞式渡槽砼裂缝防治新材料应用汇报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1、 新型镁质膨胀剂化学分析测试报告 附件2 水工混凝土膨胀剂E1和E2力学性能和变形检测报告 附件3、工程案例 工程案例1—云南红河马堵山水电站工程 工程案例2—江苏泰州凤凰河工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土木工程系高培伟教授课题组通过对国家863高新技术项目(2009AA03Z508)的研究,在新型混凝土生态膨胀材料(主要含MgO和CaO)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在江苏泰州凤凰河工地进行了工程应用。 凤凰河为人工新开的市级骨干河道,属通南水系,南接周山河,北接老通扬运河,全长5.34km,河口宽35~60m,工程造价2100万元。 附件4: 槽身砼施工配合比报告 汇 报 完 毕 祝各位领导、专家 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汇 报 材 料 潦河涵洞式渡槽砼裂缝防治新材料应用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进展 三、槽身施工工艺 四、砼浇筑时间间隔及已发生裂缝统计 五、下部裂缝防治拟采取措施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南水北调南阳段一标是由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承建,开工以来在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建管、监理、设计和兄弟单位的帮助下,本标段工程进展较为顺利,现就潦河涵洞式渡槽工程实施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各级领导亲临一线督 导施工质量进度施工 一、工程概况 潦河涵洞式渡槽位于南阳市卧龙区和镇平县交界处,起点TS87+940,终点TS88+377.1,由退水闸段—73.5m、进口渐变段—60m、进口闸室段—15m、进口连接段—20m、槽身段—190.6m(22.08m+21.88m*7+15.18m)、出口连接段—23m、出口闸室段—15m以及出口渐变段—40m组成;下部涵洞断面尺寸为(孔数-宽X高)26孔-6.1mX7.9m;上部过水断面为2孔“U”型槽结构。 根据潦河涵洞式渡槽设计结构形式,混凝土浇筑沿高度方向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筑涵洞底板及底板以上1.25m高墙体(高2.55m),第二次浇筑涵洞墙身、顶板及顶板以上1.25m槽身(高9.2m), 第三次浇筑剩余槽身高度(7.1m)。 二、工程进展 截至目前,已完成①第1~9联下部涵洞,第1~9联左幅槽身;②上下游河道治理;③出口闸室段左幅底板施工,出口渐变段底板浇筑施工;④护岸挡墙二期混凝土施工;⑤进口渐变段混凝土垫层施工;⑥退水闸消力池段底板及部分墙身施工;⑦退水闸泄槽段部分底板及挡墙底板施工。 三、槽身施工工艺 本工程采用大型钢模板配合钢模台车施工,所有模板均委托专业厂家订制。 (1)施工顺序 由于下部涵洞(共9联)施工共分为3期,第一期为7~9联、第二期为4~6联、第三期为1~3联;为尽量减少砼施工时间间隔,拟在一期下部涵洞施工完毕、二期下部涵洞施工的同时,开始槽身施工;此时由于1~3联下部涵洞未施工(实为原河道过水通道),道路无法从进口段修筑,临时施工便道修筑在出口连接段位置,故槽身砼浇筑顺序为9联至1联。 另外,本工程现场砼主要采用固定式皮带机配合可伸缩式皮带车入仓(因槽身墙身高度8.35m,受皮带车倾角限制,砼入仓需由吊车吊挂1条固定式皮带机配合可伸缩式皮带车,详见下页图);且因待浇筑仓位安设有钢模台车,皮带机只能停放在另外半幅。故只能待半幅槽身施工完毕后,再施工另外半幅。 综合以上因素,槽身施工顺序为左幅9联——左幅1联——右幅9联——右幅1联。 潦河渡槽槽身砼入仓方式 (2)施工工艺 砼采用罐车直接输送至停放在待浇筑仓面附近的可移动、伸缩式皮带机上(该皮带机辐射范围30m),由该皮带机将砼水平输送至悬挂在待浇筑仓面上方的固定式皮带机上,固定式皮带机由汽车吊吊挂、长22m,采用可移动串筒将砼垂直运输至待浇筑部位,人工平仓振捣(串筒每3m设置一个)。 养护采用涂刷养护剂,墙体外表悬挂土工布、人工洒水保持墙体湿润。 按照上述施工方案施工1个月后,发现槽身砼裂缝,详见下表;于2012年4月29日,及时组织专家讨论分析。 8~9联槽身产生裂缝情况 专家在会上分析裂缝产生原因主要是砼浇筑时间间隔较长、天气干燥失水较快等,详见下图。 第一次专家会会议纪要 第一次专家会会议纪要 根据与会专家提出的建议,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t334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