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与答题技巧【爆款】.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 陋室铭 1 重点实词: 鸿:大 ;形:形体、身体 ;案牍:官府公文 ;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调:调弄,这里指弹奏。 灵:灵异,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 ;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本指弦乐器 竹:本指管乐器 ;上:长上;入:映入 2 重点虚词:之 则  之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  何陋之有?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则 有仙则名  有龙则灵(则,连词,译为就,那么) 3 理解内容 A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B 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C 作者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其用意是什么?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以一级篇章的前四篇为例说一说文言文的复习: *  (三) 出师表 1 重点实词: 布衣:平民 。 躬:亲自。 驱驰:奔走效劳 。 倾覆:兵败。 光:发扬光大。 恢弘:发扬扩大。 失义:适当恰当。 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刑:罚。 遗:给予。 夙夜:早晚。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攘除:排除、铲除。 彰:表明。 慢:怠慢、疏忽。 咨诹:询问. 雅言:正言 ;理:治。远:疏远;亲:亲近.?简:选拔.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 感激:感动振奋。痛恨:痛心遗憾。开张:扩大。 2 本文重点虚词有:之、以、于(已考过) 之 1)、 欲报之于陛下也 /悉以咨之 / 先帝称之曰能(代词:代人)   2 )、 宫中之事/以伤先帝之明/若无兴德之言/志士之气/ (助词:的) 以 1 )、悉以咨之/咨臣以当世之事(介词表拿)   2 )、先帝不以臣卑鄙(介词,表因为)   3 )、以光先帝遗德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以彰其咎 以告先帝之灵  (以是连词表目的,来或用来之意)   4 )、以伤先帝之明  以塞忠谏之路也(此类较少)(连词,表结果:译为、以致 ) 3 本文重点内容 A 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就其中一条建议谈谈今天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 B “三顾茅庐”成语现在中什么意思?本文体现这一成语的句子是什么?请你写出来. C 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至诚,缘于先帝的三顾之恩与托孤之重,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神圣的职责.请结合原文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 D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用短语写出他所指挥的两个战例. 以一级篇章的前四篇为例说一说文言文的复习: * (四)  马说 1 本文重点实词: 祗:只是 ;辱:辱没;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马厩; 称:著称;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才:才能,美好的素质;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或:有时;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尽:竭尽;鸣:马鸣叫; 通:通晓; 临:面对;知:识别,了解 2 本文的重点虚词:之,以,其,于(已考过) 之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虽有千里之能 (之,助词,表的之意)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执策而临之(之,代词,代千里马)   马之千里者(之,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以 不以千里称也 (以,介词,表因为之意)   策之不以其道 (以,介词,表按照之意) 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代词,代它指千里马)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其,表语气,前表反诘语气) 后表感叹) 3 重点内容 A  本文是一篇托物喻意的文章,是借”千里马”比喻什么?用”食马者”比喻什么?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B 文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假如你是一匹千里马,你将如何去做才不被埋没?试谈谈你的看法. C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 以一级篇章的前四篇为例说一说文言文的复习: * 中考文言文之虚词归纳: 11个重点虚词:“之、其、以、乃、虽、为、者、且、则、乎、然”用法及举例 一 “之”的用法及举例              B 助词 1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这一类最多):如宫中之事  以伤先帝之明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其高下之势 山间之四时也/山水之乐/ 宴酣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览物之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⒉无义,不译⑴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大道之行也 ④甚矣,汝之不惠 ⑤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⑥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⑦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