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演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最为常见 占住院病人的50%以上 起病年龄较晚 多在中年 起病较缓慢 以妄想为主要表现,常伴有幻觉 病程进展较缓慢 疗效相对较好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青春期起病 15-25岁 起病形式多为急性或亚急性 以思维、情感、行为的不协调为主要表现 妄想和幻觉多呈片断性 预后欠佳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多发于青、中年 多急性起病 病程多呈发作性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紧张性兴奋 紧张性木僵 预后最好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青少年起病 起病隐袭 缓慢发展,逐渐趋向精神衰退 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缺乏、社会性退缩等阴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从无明显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 预后最差 典型病例(2) 佟某,男,29岁,19岁进父亲所在的工厂当工人,生性内向腼腆,胆小。25岁后因无女友,屡次要求父母介绍对象。前后见过17位姑娘。最初约会时,患者很注重自己的仪表,并事先买好不少小吃。后患者只穿工作服会客,见面时低头看地,不发一言。同时工作能力逐渐下降,从较有技术的钳工调至车工、保洁员、门卫,最后病休在家。入院检查时患者多低头呆坐,对大多数问话无反应,偶尔以点头、摇头表达意见。在病房内多独处一隅,基本不与他人交往。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单纯型。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典型病例(1) 李某,男,42岁,一年前因生意失败,回北京借居在父母家。入院半年前的一个深夜,患者发现对面楼里有灯光照到自己的房间。此后渐渐发现街坊邻里常常“话里有话”,内容多涉及患者的隐私,开始怀疑自己的房间被人录音、摄像。入院前三个月,患者听到脑子里有一个自称“国家安全部少校”的人同自己讲话,声称他已成为“全国一号嫌犯”,正在对他实施全面监控。后又出现一个自称是“老书记”的女声为患者辩解,说患者是一个好同志。“少校”与“书记”在许多方面都发表针锋相对的意见,令患者不胜其烦。入院前半个月,患者多次走访各个政府部门,要求“澄清事实”、“洗脱罪名”,并计划给世界各大报章写信,申诉自己“受人迫害”的经过。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和临床分型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本病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 多起病于青壮年 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和智能障碍 病程多迁延 概念的分析 何谓“分裂” 精神活动本身的不协调 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和行为内部的不协调 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的不协调 诊断的目的就在于寻找这些不协调 概念的衍变(1) 早发性痴呆 Morel(1857):将无外界原因而在青春期发病的精神衰退称为“早发性痴呆” Kahlbaum(1874):将具有特殊精神障碍并伴有全身肌肉紧张的病例称为“紧张症” Hecker(1871):将发生于青春期具有荒谬、愚蠢行为的病例称为“青春痴呆” Kraepelin(1896):认为上述描述并非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类型。多发于青年,最终发展为衰退。称为“早发性痴呆” 概念的衍变(2) 精神分裂症 E. Bleuler(1911):指出情感、联想和意志障碍是本病的原发性症状,而中心问题是人格的分裂,故提出“精神分裂”的概念。 因本病的结局并非皆以衰退告终,因此建议命名为“精神分裂症” 流行病学:患病率(1) 患病率 我国1982年12地区调查:终生患病率5.69‰ 我国1993年7地区调查: 终生患病率6.55‰ 美国1988年终生患病率13‰ 患病率性别分布 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1982年12地区调查:女性7.07‰ ,男性4.33‰ 1993年7地区调查: 女性7.69‰ ,男性5.41‰ 流行病学:患病率(2) 患病率社会人口学分布 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与文化水平呈负相关 患病率城乡分布 城市高于农村 流行病学:发病率 发病率 确切资料很难得到 0.2‰ -0.6‰ 之间,平均0.3‰ 年龄与发病率 多发于16-35岁 病因学:遗传因素 双生子研究 单卵双生子比双卵双生子高4-6倍 寄养子研究 证实遗传因素的作用大于环境因素 遗传方式研究 单基因遗传 多基因遗传 目前观点 精神分裂症在遗传学上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病因学:神经生化因素(1) 多巴胺假说 精神分裂症是中枢多巴胺功能亢进所致 根据 苯丙胺导致精神分裂症样症状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浆和脑脊液HVA增高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可阻断D2受体 神经影像学研究显示部分脑区的D2受体密度增高 目前观点 多巴胺功能亢进是导致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主要原因 多巴胺假说 多巴胺假说 病因学:神经生化因素(2) 甲基转移

文档评论(0)

sarat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