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交通之运河与长江.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节 运河与长江流域主要交通路线 一 运河 (一)鸿沟水系: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首先兴工开凿了沟通江淮二水之间的运河。这条运河史称邗沟,南起于长江北岸的邗城(在今扬州西北的蜀岗尾闾上)之下,北达淮河南岸之末口(在今江苏淮安城北)。此后又在商鲁之间开凿了沟通济水与泗水的运河——荷水,即从今定陶县东北的古荷泽引水东流,至今鱼台县北注入泗水。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战国运河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汉书?韩王信传》师古注曰:“二人皆越王句践之臣也。大夫种位为大夫,名种也,有功于越,而句践逼令自死。范蠡即陶朱公也,浮海而逃之齐,又居陶,自号朱公,竟以寿终。”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20世纪30年代邗沟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公元前三百六十年魏惠王开凿鸿沟,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水南入圃田泽,又自泽引水经中牟、开封、通许、太康,至淮阳县入颍水。 鸿沟水系联接济、获、睢、涡、颍等主要河道,形成黄淮间的主要河道。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鸿沟遗迹 584年开凿广通渠,引渭水入黄河。 587年开凿山阳渎,联接江淮。 605年开凿通济渠,自板诸引黄河水东经今开封、睢县、商丘、宿县、盱眙入淮。 608年开凿永济渠,引沁水与淇水相接,循白沟故道北上,与永定河 610年重修京口(镇江)至余杭( (二)隋唐大运河 杭州)段江南河。 联接,抵蓟县。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汴河通汴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 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含嘉仓为设在洛阳的国家官仓,仓有城,建在东都洛阳城北,考古界在仓城东北与偏南地区勘探出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地下粮窖287座,如果将铁路和建筑物下面的粮窖估算在内,仓城应有粮窖四百座以上。窖口直径最大18米,一般10~16米;窖深最大12米,一般7~9米,每窖储粮五六十万斤,算下来仅含嘉仓储粮就达200万石。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隋唐运河沿线仓库分布图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含嘉仓 空窖窖顶复原图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瓜洲 运河 扬州 镇江 伊娄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北宋漕运四渠 宋人说:“吴楚之地方数千里,耕有余食,织有余衣,工有余材,商有余货” “今天下根本在于江淮,天下无江淮不能以足用,江淮无天下自可以为国”。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三)元明清大运河 1281年开凿济州河,联通了济水与泗水。1289年开凿会通河,将济州河向北延伸至临清。又继续向北至通州,形成联接南北的大运河。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京杭运河局部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运河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二 长江流域交通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长江流域主要交通形式依靠水路,依托长江干流以及赣江、湘江水系形成水路交通网。 鄂君启节交通路线 车行路线: 从南阳盆地东出今方城县东伏牛山,与豫西伊、洛、汝流域相汇。 水程: 西北:渡江入汉,由汉向北,至伏牛山。 东路:由江入彭蠡。 西南:入湘、入雷、入资、沅、澧、油。 西路:溯江而上。 第六节 越岭通道 湘桂道: 湘江-漓江 大庾道: 赣江-大庾 循梅道: 梅州-循州 第三讲 千古足音|中国古代交通道路与军事地理 横浦关(广东始兴县) 、阳山关(广东阳山县西北) 、湟溪关(广东英德南) 珠玑巷移民 珠玑古巷位于距离南雄市区东北方向10公里远的珠玑镇,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