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6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2016届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6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卷 第6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6节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单元卷)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印度对中国的贸易价值主要的却又得自鸦片贸易,没有印度贸易,董事会不可能这样顺利地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英格兰商人也不可能得到现在那么大量的茶叶而不需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这表明鸦片走私的直接作用主要是(  ) A.增加了英国政府的财政收入 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了中国市场大门 D.扩大了英国对华商品输出 解析:从“为国内开支取得大量汇款”“不要向中国送出大量的白银”说明英对华贸易是进口少于出口,对华贸易顺差,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答案:B 2.鸦片战争中,一些清朝官员看到英舰不用帆桨也能行驶自如,认为“英人使用妖术”,于是请来法师助阵破敌。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英国的军事力量远远超过清朝 B.部分官员闭目塞听,愚昧无知 C.清政府动员各界力量参加抗英 D.清军将领采取消极抵抗的政策 解析:材料反映清朝官员不了解近代科技,愚昧无知,故B项正确。 答案:B 3.(2012·南通模拟)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解析:题干中“如此不正义”“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表明作者从道德角度不赞成英国发动战争,故排除A、B两项;格雷斯顿在评价中仅从道德角度含糊其辞,没有说明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故答案选C;D项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C 4.(2012·湛江模拟)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克勒拉德恩说:“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话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解析:从时间1854年判断,此时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南京条约》已经签订。从材料“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也可看出是中英双方签订的条约,符合条件的是《南京条约》。 答案:A 5.十九世纪中期,一位身处广东的英国军官的日记中记叙了这样一个场景:“30日上午,一大群一大群的当地居民集合在我们的军营后面,他们衣着简陋,以长矛、盾牌和剑为武器,向我们包围而来……”你认为这段文字应是描写(  ) A.义和团的反侵略战争 B.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太平天国的反侵略斗争 D.虎门销烟 解析:时间是19世纪中期,地点是在广东,反抗目标是英国殖民者,因此答案为B。 答案:B 6.1871年学者兼诗人王阁运在游玩北京某地后,曾题诗“玉泉悲咽昆明塞,惟有钢犀守荆棘。青芝岫里狐夜啼,绣漪桥下鱼空泣”。此诗中造成“玉泉悲咽”的直接原因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日本全国侵华战争 解析:材料时间是1871年,B项是1894年,C项是1911年,D项是1937年,答案为A。 答案:A 7.(2012·汕头模拟)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形象。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 解析:从漫画日本人、中国人的穿着等可判断,当时的中国人应是“清官员”,联系到所学这件事件应该是1894~1895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对华进行侵略。 答案:C 8.(2012·盐城模拟)近代一位诗人曾言:“和议知非策,瀛东弃可伤,坠天忧不细,筹海患难防。”又言:“初传烽火照辽阳,忽见干戈满故乡。”使这位诗人感到愤懑的历史事件是(  ) A.火烧圆明园 B.清政府割让台湾 C.八国联军侵华 D.国民党败退台湾 解析:“筹海患难防”说的是洋务派筹办海防不能救中国,指甲午战败标志洋务运动实践上的破产。诗中的辽阳是辽宁的一地名,推断战事起初在东北,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B 9.史料记载,清光绪二十一年,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清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  )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解析:本题解题关键点是“杭州开为日本商埠”,根据所学,1895年4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据此,光绪二十一年应该是1895年。 答案:C 10.“19世纪末,洋教势力扩大,吸收了不少中国人加入;与此同时,人民的反洋教斗

文档评论(0)

kxiachiq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