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学要点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3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第七节 转移注意 另谋教机 家长的苦恼: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宝宝非常任性,啥事不依着他,就撒泼打滚,连哭带闹,真没辙!” “我家贝贝更要命。犯起性子来怎么说也不听,有时不由着她,哭得憋过气去,末了还得由着她。真没办法!” 返回 * 人的心态是由注意决定的,注意转移了,心态也就变化了。因此,转移注意是矫正孩子任性毛病的可行办法。想方设法转移孩子的注意,用不着哄劝,不知不觉间就会淡化孩子的拧劲,消除任性的毛病。 儿童、青少年的注意力不太稳定,在一定时间内不易把注意力集中于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而由于受到另外的刺激或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容易转移到另外一个对象或活动上去。 返回 * 以另外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吸引、诱导,来满足孩子另外的一种欲望,以便另谋教机再进行教育,这是对待任性的孩子的一种有效的教育艺术。有一些较为理智而又机智的家长,往往采取转移孩子注意力的办法,解除僵持局面。 转移的许诺一定要兑现。 返回 *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叫曾参。有一次他妻子要上街,儿子哭着闹着也非要跟着去不可,妻子怎么劝,儿子也不听。为摆脱儿子的纠缠,她对儿子说:“你在家里等着我,回来我给你杀猪炖肉吃。”儿子听了,当然很高兴,答应妈妈在家等着。这一切,曾参都看到了。妻子从街上回来,进门一看,曾参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便急忙上前阻拦道:“怎么,你真的要杀猪?我本来是随便说说,哄他不要跟我上街。你何必当真!” 返回 * 曾参严肃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说谎呢?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是跟着父母学的。你言而无信,说了不算数,就等于教孩子撒谎。这可是要不得的。”曾参不顾妻子的阻拦,果断地把猪杀了。 返回 * 思考题 1.“认为教育子女有绝招”的观点,在理论上有什么错误?在实践中有什么危害? 2.举例说明“掌握分寸,划清界限”在教育子女中有什么实践意义。 3.结合家庭教育实际,说明选择教育机会的依据。 4.要掌握和运用好家庭教育艺术,家长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 第十章 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 第一节 独生子女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必须正确看待独生子女 第三节 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环境的特点 第四节 独生子女教育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返回 * 第一节 独生子女问题的提出 一、西方国家大批独生子女出现的历史背景 西方独生子女比中国早一个世纪的原因:大家族逐步消亡;妇女得到了应有的独立人格的地位;避孕、堕胎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抚养和教育孩子所需费用日益增多;离婚率相当高;家庭经常流动;一个孩子便于管理教育。归根结底最根本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返回 * 二、我国大批独生子女出现的历史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提供了物质基础。 2、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人们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传宗接代,多子多福的思想逐步淡化。 3、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婴幼儿成活率高,使夫妇可以放心大胆地少生,以致于只生一个孩子。避孕、堕胎技术的发展,也保证夫妇少生,或只生育一个孩子。 返回 * 4、人们物质消费水平提高,抚养教育子女所需费用成倍增加,子女多,家庭难以承受经济负担。 5、妇女同男子一样走出家门就业参加工作,双职工家庭日益普遍,子女多了,抚养教育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太多,难以承受。 6、独生子女的人身保险和独生子女家长的养老公益事业的发展,也解除了人们的后顾之忧。 返回 * 三、独生子女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1、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2、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3、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利益。 4、独生子女教育关系到学校教育成效。 5、独生子女教育有待加强。 返回 * 第二节 必须正确看待独生子女 一、历史上对独生子女的几种看法 1.问题儿童 美国心理学家鲍哈诺《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将独生子女看做特殊儿童; 德国儿科医师总结临床经验,写出《独生子女及其教育》,独生子女是有特异性的问题儿童; * 德国的施麦因格系统研究了独生的特异性。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是独生子女,仅这一客观事实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前苏联的马卡连柯:“独生子女是最困难的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危险物”,“可以完全肯定地说,教育独生子或独生女比较与几个孩子困难的多”。 * “经我手教育过的有家的(犯罪)儿童大约有四五百人,他们很少是从多子女的家庭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些独生子女。” 2.优等儿童 美国克劳迪研究发现,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聪明,更富有创造性,更有教养,更成熟,对事业更敏感。 * 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对出生次序、个性和智商的研究说明了什么?》得出的结论:头生子女一般都很有成就,独生子女也很出色,独生子女智商较高。 八十年代美国两位科学家做了大规模的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两人都发现:在智力和能力上,独生子女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而且发现

文档评论(0)

我是兰花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