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乡一体化创新实践的几点启示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体制。如何实现与实践城乡一体化是时代面临的统筹城乡发展难题。本文主要以成都市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方面的创新实践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从中提取可推广的普遍性启示。   关键词:成都;城乡一体化;创新;启示   0引言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问城市与乡村哪一个更重要的话,应当说自然环境比人工环境更重要。”近年来,我国城乡经济关系的变动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外力作用下的城乡分离初步形成时期(1840-1949);二强制性制度变迁作用下的城乡分离的发展时期(1949-1978);三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城乡对立扩大时期(1978-2003);四政府引导下的统筹城乡发展时期(200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居民在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拉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运行受到日益严重影响。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大力解决城乡差距过大问题,而城乡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是长期存在的二元结构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方式。   1城乡一体化概念及内涵   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日趋融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它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笔者认为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1城乡经济基础一体化一般来说包括生产力的融合和生产关系的融合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融合,首先是产业经济的融合,在城市范围内合理布局大工业和乡村工业,乡村成为城镇的功能体,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工业化,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交融发展,使城乡经济基础趋于平衡,城乡差别达到最小限度,这种城乡融合经济的发展,是消除城乡之间本质差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原动力。   1.2城乡人口流动一体化打破乡村大量农业人口、城市则聚集工业人口的分布格局,展开城乡之间劳动力的交流运动。这种交融运动,包括两个基本的流向;乡村就业非农化,城市人口回流化,将改变城乡人口构成的畸形分布状态,使得城乡居民在职业结构、居民结构与知识结构上逐渐差别不大,实现乡村人口城镇化、城镇人口乡村化的融合格局。   1.3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合理调整城乡之间输入、输出关系,完善物质、能量循环途径,通畅信息传递渠道,应用高科技严格控制污染源,保护物种的多样性,使城市生态环境乡村化,乡村环境城市化,城乡居民共同生活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   1.4城乡精神文化一体化改变过去城市享受全部人类创造的文明,而乡村则处于愚昧落后状态的情况,完善城乡信息反馈体系,提高乡村居民文化水平,使全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现代精神文明,并且最终“消除穷乡僻壤那种落后、愚昧、粗野、穷困、疾病丛生的状态”。   总之,城乡一体化力求完善城市与乡村共同的社会、经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组织,解决城乡对立、分割的矛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并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至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变革二元经济社会体制,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体制和机制。   2成都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创新措施   2003年,成都市以“三个集中”为手段,开始探索探索推进城乡一体化,2007年国务院将成都列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七年多的城乡统筹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套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体制机制。成都试验区最核心的工作重心是“三个集中”的推进,即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集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重点,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现代特色高效农业;以农民向城镇集中为重点,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就地专业化就业和社区化生活转型。以下本文仅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土地制度方面总结成都的创新与经验之处。   2.1“双轨并存”户籍制度创新2003年,随着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配套改革战略的实施,成都市率先在全国推行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的划分,将全市户籍人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统称“成都市居民”,成都市农民可通过城市租房获得成都市户口。2006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再次放宽了到成都市落户的户口政策,消除了农民向城镇转移的“门户”限制。到2007年,成都市已全面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的划分。2008年,成都市对户籍制度再次进行改革调整,出台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提出“农民到城镇入户的户口政策”,实现了进城务工劳动者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迁徙。它将个人租赁性住房纳入可以登记入户的范围,且无租住时间限制和租房面积限制,打破了因户籍管理阻碍进城务工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创新性。   2.2“因地制宜”土地制度创新根据成都市

文档评论(0)

过河的卒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