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朴春丽.ppt

  1. 1、本文档共1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消 渴 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朴春丽 piaochunli981027@ 【思考题】 1 消渴的定义、病位。 2 消渴有哪些并发症,其病机是什么? 3 消渴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 消渴分几个证? 5 为什么消渴病机古代与现代不同? 6 阐述消渴的病机关键,辨证要点。 一、概述 ☆ 1.病名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导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又有“脾瘅、消瘅、三消、消中、肾消”等别名。 名词解释: 1. 善消水谷,多食易饥;  消  2. 消烁,燥热伤阴;     3. 消耗,消耗气血,致人虚损。 渴,口渴多饮。 渴利,口渴多饮,小便频多。 消瘅,消渴类也。瘅,热也。燥热伤阴而成。  2.文献(历史沿革) 《内经》首先记载消渴病名,认为五脏虚弱、过食肥甘、情志失调是引起消渴的原因。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灵枢·五变》:“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 贡献:脾瘅—消渴—消瘅 教训:1、未能全面继承内径观点,三消统治。 2、惰性思维,无创新,转抄。 3、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家无暇著述。 唐·孙思邈:世界上最早提出应重视饮食疗法的先驱,并提倡教育。《千金方》: “其所慎者三, 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 比Joho Rollo(1796)约早千年。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中医学对消渴发展的贡献 最早记载了消渴病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最早记录了消渴病的诊治医案; 最早提出了过食肥甘、形体肥胖、情志失调与消渴病发病密切相关; 最早提出了消渴病患者尿甜的症状;甄立言 最早提出了体育疗法;导引法:巢元方 最早提出了饮食疗法;孙思邈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方法,如中药、针灸、食疗、体育、气功、推拿按摩等。 消渴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相关。另外尿崩症等,因具有多尿烦渴的临床特点,与本病有相似之处,亦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难点:消渴=糖尿病? ☆ 二、病象 本症:三多一少(典型的三多一少并不多见,短暂而过)肥胖居多,或者仅以口干、乏力为主。 并发症: 急性 慢性 二、病象 并发症 三、病位 主要与肺、脾(胃)、肾相关(为什么?) 病位在散膏—《难经》:“脾有散膏半斤。” 散膏附于脾,位居中焦,属土,主裹血,温 五脏以灌四旁。即今之胰腺。(补充内容) 四、病类 根据三多症状偏重不同,分上、中、下消三消(简单明了,有局限性)。 目前临床按照病期或证候分类较为实用。 也可分为消渴病的本证和变证。 ☆ 五、病性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古代消渴,疑点?) 燥热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阴虚 挟瘀、痰湿 六、病程 病程长,终身性,渐进性,不能根治的一种慢性病,反复发作,逐年加重。 治疗适宜,饮食合理,规范生活,可 带病健康生存,提高生活质量。 ☆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阴虚燥热 ☆ 一个病机转归 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阴虚 气阴两虚 阴阳两虚 燥热 挟瘀、痰湿 糖尿病发病率飚升的原因 消渴的中医病因 消渴的中医病因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五脏虚弱(脾、肾) 后天生活起居调摄不当(不良的生活方式) 饮食失节,酒肉过量,导致肥胖。 过度安逸,体力活动减少,运动不足。 情志失调,精神刺激。 劳欲过度 药石所伤 外感邪毒(补充) 生活方式的骤变 1.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脾胃运化失司,积热内蕴,损耗阴津,发生消渴病。 饮食失调,导致形体肥胖是消渴的重要发病因素 《素问·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exie20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