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敷疗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贴敷疗法在 儿科临床的应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 附属医院 王立新 概 述 贴敷疗法是指运用药物(或某些其他物质),贴敷于体表的部位或穴位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历史悠久,具有方法简便,成本低廉,适应症广泛,疗效快捷、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民间广为应用,并逐渐形成为一套独具特色的中医疗法。 贴敷疗法作用原理: 贴 敷药疗法是运用祖国医学的脏腑、经络学说,辨证配穴,灵活施术,使外用贴敷药物通过皮毛、经络而发挥内在的治疗作用。 ? 贴敷疗法的应用原则 1.辨证施治,谨守病机。 2.明确标本,缓急相继。 3.内病取穴,外病局取。 4.选择药物,充分利用厚味药物的特性。 5.选择适当的溶剂,更好的发挥药物效能。 贴敷处方的药物配伍 外治处方在具体的应用中其基本原则同内治处方 大致相同,但也有其特殊的规律和要求。 1、由于贴敷用药多以效捷简便为目的,配伍上并不一 定完全依照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 2、对于口服药物中的配伍禁忌、峻猛、剧毒的药物等 也不象口服药物那样有严格的限制。 3、在外治处方中应考虑可多加入一些辛香透达厚味之 品,以借其走窜之力,加强渗透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为满足制剂的需求,往往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 物理及化学性能,以使制剂更加合理。 贴敷疗法的常用剂型 1. 散剂 2. 膏剂 3. 饼剂 4.丸剂 5. 糊剂 6.酊剂 贴敷疗法的溶剂 贴敷疗法中的所谓溶剂,指的是用 于调和药物,具有一定的粘合性,使其 能够保持一定的形状或具有加强药物治 疗作用的一类物质。选择适当的溶剂, 往往可以提升药力,减少不良反应起到 事半而功倍的效果,是贴敷疗法中的一 项重要内容 。 常用的溶剂 蜂蜜、 白酒、 黄酒、 鸡蛋清、 米汤、 水、 食醋、 凡士林、 甘油、 麻油、 人乳等。 贴敷疗法常用的穴位 涌泉、 百会、 内关、 内劳宫、 神阙、 肺俞、 膻中、 定喘、 足三里、 风门、 夹脊、 膏肓俞、 肾俞、 膀胱俞、 脾俞、 膈俞、 关元、 中脘、 三焦俞、 大椎、 百劳、 气海、 心俞、 三阴交、 贴敷疗法的注意事项 1.贴敷疗法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一定要辨证或辨病治疗。 2. 在贴敷疗法应用的药物中,有些药物有一定的刺激性(例如紫皮蒜、白芥子、鲜毛茛等),容易出现发泡等现象,多属正常反应(但要区别于过敏反应),此为发泡疗法里的一种现象,疗效常常较好,但要注意局部应避免感染。 部 分 常 见 病 症 的 贴 敷 方 法 小 儿 腹 泻 通用方法: 1、将公丁香粉成末储瓶备用。用时取适量填 于脐部外用橡皮膏固定,每日一换,至愈为止。 2、将五倍子研成粉末储瓶备用。用时取适量 加入食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橡皮膏固定, 每日一换,至愈为止。 3、车前子3g、丁香7 g 、白术3 g 、肉桂2 g共为细末储瓶备用。用时取药粉2g填于脐 部,外用橡皮膏固定,每日一换,至愈为止。 1、大蒜捣泥,贴足心或脐中。至久泻。 2、土木鳖半个,丁香4粒,麝香少许,共为细末,以水为丸如黄豆大,纳入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治疗水泻。 一、风寒泻 1、五倍子15 g 、枯矾10 g 、黄腊30 g 。将 五倍子、枯矾研成极细末备用,用小锅将黄蜡 加温溶化,将五倍子、枯矾末边放边搅,搅匀 后晾凉待用。用时先将肚脐洗净,取药膏约 1g ,摊在药膏布上,加温化开后贴于脐上。 每日更换一次,至愈为止。(此法也可以用于 脾虚泻) 2、吴茱萸30 g 、丁香5 g 、胡椒30粒、共 研细末,每次取2 g用凡士林调成饼状敷于肚 脐,每2日换一次,至愈为止。(此法也可以 用于脾虚泻) 3、用刚煮熟的大米饭约15 g ,在手中捏成 直径1厘米的圆饼,然后取胡椒粉1 g ,撒在 做好的圆饼中央,待饭饼稍凉(不烫手即 可),将撒有胡椒粉的饭饼贴到肚脐上,外 用纱布固定,6~8小时后去掉,每日1次,至 愈为止。 二、伤食泻 1、 枳壳10 g 、陈皮6 g 、枯矾10 g 、陈醋适量。先将枳壳、陈皮、枯矾共研研成细面,用醋调成糊状,敷两足心,每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 2、山楂15 g 、丁香10 g 、肉桂10 g 、陈皮10 g 、白术10 g 。上药共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贴敷肚脐,每日更换1次,至愈为止。 三、湿热泻 1、黄连2g、藿香、山药、黄芩、车前子改各10g,共为细末,每次取25g,用温开水调成糊状,

文档评论(0)

精品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