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词类活用.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法·实词的活用 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各词类的语法功能相对固定。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注意:活用与兼类区别:临时/经常 兼类,指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是经常性的而不是临时的。因而这个词同时兼属不同的词类。 语法·实词的活用   例如(1)甘其食,美其服。——“食”为名词,食物。    (2)公赐之食,食舍肉。 ——前“食”为名词,食物。后“食”为动词,吃。这句意思是,吃东西时把肉放在一边(不吃)。    (3)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食”为动词,使动用法,给……吃。 “食”兼有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因此属于词兼类。 活用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即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如:“从左右,皆肘之。”——这句的“肘”本是名词,而在这个语言环境里活用作动词,表示“用手肘撞”的意思。这只是一种临时性的情况。动词的用法并没有成为“肘”的经常性的功能。所以这只是活用。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例如: (1)左右欲刃相如。(《史记·廉蔺列传》) (2)楚以故不能过荥阳而西。”“西”本为方位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意思是向西推进。 2.名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今欲并天下,……制海内,子元元(百姓),臣诸侯,非并不可。(《战国策·苏秦》) “子”、“臣”均为名词用作使动,使……成为子女,使……成为臣子。 (2)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生”、“肉”都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死人复生,使骨头长肉。 (一)名词活用 特点:名词用作谓语动词,使它的宾语成为该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或发生与该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 3.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1)孟尝君客我。“客”为名词用作意动,即把我当作贵客。 (2)今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在这里都是名词活用做意动用法,即“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 特点: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充当谓语动词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即“认为宾语是……”。 (一)名词活用 4.名词的为动用法。例如: (1)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 “客”作客,冯谖作孟尝君的客人。 5.名词活用为副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可以表示处所、时间、行为的工具或依据、表示对人的态度,也用来表示比喻等。翻译时可根据情况加上介词(见p144-147) (二)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如: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梁惠王上》) (2)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如果出现在叙述句中充当谓语(且带宾语),就是活用为一般动词。 楚左尹项伯者,素善留侯张良。(《项羽本纪》)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 (二)形容词活用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远”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庖厨远(离得远远的)”。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苏秦连横》) 以上例子,都是主语主观上认为形容词后面的宾语带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三)动词活用 使动用法: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都有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如果带上宾语,一般是作使动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荀子·天论》) 及物动词本来就带宾语,在形式上和用作使动没有区别;区别只在意义上。如: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史记》)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武曰:“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汉书·苏武传》) (三)动词活用 动词活用作名词。例如: (1)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指出产的东西;“入”指收入的钱财。 (四)数词活用 数词活用作动词。例如: (1)法後王,统礼仪,一制度。一:统一。 (2)诸侯不二。二:产生二心。 有些数词活用後,不再包含数量意思。例如: (1)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 活用的条件 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条件 1、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动宾)、陈述关系(主谓)、或补充关系(动补)。例如: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 “王”、“天下”为两个名词连用,“王”活用为动词,“王天下”为动宾关系,意思是做天下的王(统治天下)。 活用的条件 (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胜”、“王”为两个名词连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