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精品课程系列028李贽与方以智.pptVIP

北京大学哲学系精品课程系列028李贽与方以智.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八讲:李贽与方以智 The Philosophy of Lizhi and Fangyizhi 童心说 质测与通几 随、泯、统 李贽,原名载贽,号卓吾,又号温陵居士,生于公元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死于公元1602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年),福建泉州人。他的祖先曾航海经商,父亲靠教书为生。他做过二十年小官,晚年专门写书讲学,对当时的道学家多有揭露,对封建礼教也有所批判,因而遭到统治者的迫害,最后自杀于狱中。李贽的著作重要的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 一. 童心说 人伦物理 是非无定 童心 1. 人伦物理 “学者只宜于伦物上识真空,不当于伦物上辨伦物。”(《焚书·答邓石阳》) “若无山河大地,不成清净本原矣,故谓山河大地即清净本原可也。若无山河大地,则清净本原为顽空无用之物,为断灭空不能生化之物,非万物之母矣,可值半文钱乎?”(《焚书·答自信》) 2. 是非无定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人之是非人也亦无定论。无定质则此是彼非并育而不相害;无定论,则是此非彼亦并行而不相悖矣。”(同上) 3. 童心 李贽宣扬所谓“童心”,认为童心是“真心”,是“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而一切“闻见道理”都是童心的障碍;闻见道理是从“多读书识义理”来的,所以“多读书识义理”都是“障其童心”的。 方以智,字密之,生于公元1611年(明万历三十九年),死于公元1671年(清康熙十年),安徽桐城人。他在崇祯时,曾任翰林院编修。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入北京,方以智逃至南方,永历三年,超拜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固辞不就。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清兵攻破桂林、广州,方以智削发为僧,表示决不降服清朝。出家后,改名弘智,别号愚者大师。他早年著作是《通雅》、《物理小识》,晚年著作有《药地炮庄》、《东西均》、《易馀》、《性故》、《一贯问答》等。此外有《浮山前后集》、《博依集》等。(《易馀》、《性故》、《一贯问答》等现仅有抄本) 二. 质测与通几 质测 通几 心、理、气 Have A Break! 1. 质测 “物有其故,实考究之,大而元会,小而草木蠢蠕,类其性情,徵其好恶,推其常变,是曰质测。” (《物理小识·自序》) “质”指实物(不是性质之质),“测”是考察。“质测”即对于实际事物进行精细的考察以发现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 2. 通几 “通观天地,天地一物也。推而至于不可知,转以可知者摄之,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物物神神之深几也。寂感之蕴,深究其所自来,是曰通几。”(《物理小识·自序》) 所谓“几”指细微的变化,亦即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以费知隐,重玄一实”是说由现象认识本质,最深刻的本质也属于客观实际。“物物神神之深几”即事物运动变化的最深刻的原因。“通几”即是研究事物变化的深微根源的学问。 3. 心、理、气 “无真妄之真真,即统理气之至理。”(《所以》篇) “形本气也,言气而气有清浊,恐人执之,不如言虚;虚无所指,不如言理;理求其切于人,则何如直言心宗乎?”(同上) “因言气理,而质论、通论之,皆归一心。”(《声气不坏说》) 三. 随、泯、统 随、泯、统 交、轮、几 反因 1. 随、泯、统 “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贵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贯。”(《三征》) “究竟统在泯随中,泯在随中,三即一,一即三。”(同上) 所谓“随”即顺从常识,承认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承认对立之为对立;所谓“泯”即消除一切区别,不承认一切事物的存在,也就不承认对立之为对立;所谓“统”即综合以上两种观点,把两者贯通起来。 2. 交、轮、几 “交以虚实,轮续前后,而通虚实前后者曰贯,贯难状而言其几。” (《三征》) “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几者,微也,危也,权之始也,变之端也。”(同上) “交”即对立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轮”即对立两方面相互转化相互推移,“几”是变化的开始,即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源泉。 3. 反因 “吾尝言天地间之至理,凡相因者皆极相反。……夫对待者,即相反者也。……吉凶祸福,皆相倚伏。生死之几,能死则生,徇生则死。静沉动浮,理自冰炭,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极必动,动极必静。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岂非天地间之至相反者,本同处于一原哉?”(《东西均·反因》) “因对待谓之反因,无对待谓之大因。然今所谓无对待之法,与所谓一切对待之法,亦相对反因者也,但进一层耳。”(同上) 四. 思考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