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的小说--“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东北作家群及其他小说.ppt

30年代的小说--“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东北作家群及其他小说.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年代的小说 “左翼”小说、新感觉派小说、东北作家群及其他小说 第一节 “左翼”小说 第二节 新感觉派小说 第三节 东北作家群 第四节 其他小说作品 一、新感觉派小说 1、新感觉派小说与“海派”文学 新感觉派小说是“海派”文学的一种。而“海派”文学包容甚广,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海派”文学是指一切诞生在上海的文学,包括狭义的“海派”文学,甚至包括以《子夜》为代表的左翼文学,它的主要的特征是较少保守性,更多开放性、多元性、大众性,对外来文化有一种积极吸纳的态度;狭义的“海派”文学是指与“京派”文学相对立的文学,它以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为依托,具有浓郁的商业化气息和媚俗倾向,同样对西方外来文化采取了积极认同的态度。传统意义上的“海派”文学是指狭义上的“海派文学”,最初出现的时候,带有相当明显的贬义色彩,几乎是商业文学、媚俗文学的同义词。 “海派”一词,最早是由沈从文赐予的。30年代初中期,当他在北京站稳了脚跟,与朱光潜、废名等树立起了“京派”文学的大旗后,便站在“京派”文学倡导的节制、圆润、和平静穆、纯艺术、独立精神的立场上谴责上海的一些作家,将“名士才情”与“商业竞拍”结合起来,导致了“文学的堕落”,开创了“道德上与文化上的”“恶风气”,从而丢失了文学的独立精神。“海派”文学实际上是一种“低级趣味的文学”。(沈从文《论中国创作小说》、《论“海派”》、《关于海派》) 针对沈从文的指责,上海作家杜衡(苏汶)发表《文人在上海》(1933、12、1《现代》)进行反击,于是引发了一场有关“京派”与“海派”的大论战。苏汶说沈从文是“恶意”诽谤,说“海派”这个词,无非是“爱钱,商业化,以至于作品的低劣,人格的卑下这种意味。”针对双方的观点及其艺术表现,鲁迅当时写了《“京派”与“海派”》等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要而言之,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 现在,”海派“文学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泛指一切开放的、多元的、具有商业气息的文化。 对于“京派”和“海派”,著名现代小说史家杨义这样概括:“一个梦萦绕于山水间的清泉,一个梦漂浮在洋楼内的酒浆。当泉水汇入江流,酒意受原野的清风吹拂的时候,梦也就残破,也就苏醒了。”“它们展示了中国近代文化的错综复杂,展示了文学智慧的丰富层面。” 新感觉派小说,又称都会主义小说,是指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勃兴于上海,追求以现代主义的小说形式和技巧来表现现代都市人的情绪与感受的小说流派,主要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还包括叶灵凤、徐霞村等作家。由于明显受到日本新感觉派小说的影响,因而又被称为中国的“新感觉派”。它经过了一个发生、发展、衰落的过程。 1928年,刘呐鸥创办《无轨列车》半月刊,是它的萌芽期,1930年9月施蛰存、刘呐鸥创办《新文艺》至1932年,是它的发展期,1932年5月,施蛰存创刊的大型文学杂志《现代》,是他们的成熟期。《现代》也成了他们的主要阵地。1935年,随着《现代》杂志的解体,以及施蛰存转向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新感觉派小说群体随之解体。 (日本的“新感觉派”是日本评论家千叶龟雄给日本《文艺时代》杂志周围的一批作家,如川端康成、横光利一、片冈铁兵等取的名称。这批作家受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如表现主义、心理分析学派的影响,强调艺术革新,反对单纯描写外部现实,力图把主观感觉与情绪渗透到客观事物中去,以一种非常态的方式表现出来,被称为新感觉派) 新感觉派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贡献是为20世纪中国文学提供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都市小说,促进了现代都市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发展。它的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技巧与形式,为中国小说力图与世界小说接轨并同步发展,做了最早的努力。它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人提供了一幅半殖民地都市社会的真实画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和对人性的戕害。但遗憾的是,它们生不逢时,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杨义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把30年代的都市文学分为三派:一是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政治经济学派,善于在对现代都市社会的政治经济分析中把握历史的进程;二是以老舍为代表的都市文化派,善于在对古都北京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发掘中展现国民心理;三是新感觉派,善于在十里洋场的糜烂与罪恶中寻觅五光十色的现代美。新感觉派最具现代派特色,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派小说。 中国的“新感觉派小说”受日本的新感觉派小说影响很深,也经历了一个从提倡新感觉主义到提倡心理分析两个阶段。如刘呐鸥、穆时英的小说就较多地受到了新感觉主义的影响,而施蛰存的小说则较多地受到了心理分析主义的影响。但作为一个流派,他们的创作又表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 2、新感觉派小说的主要特征有: 1)在题材上,多以快节奏来表现殖民地化的大都市畸形、变态、肉欲的社会生活,感性地描写富于现代都市气息的人物如舞女、水手、投机商、银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